自给自足的成语还有那些
自言自语、自由来自在、自作源自受、bai自暴自弃、自轻自du贱、自生自灭、自吹自擂、自私自利zhi、自怨自艾、dao自卖自夸、自高自大、自怜自艾、自业自得、自觉自愿、自给自足、自僝自僽、自艾自怜、自媒自炫自给自足 [zì jǐ zì zú] 生词本基本释义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褒义出 处《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例 句我国人口众多,能够实现粮食~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近反义词反义词仰给于人
自什么什么什么成语
自得其乐 拼音:zì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46235 dé qí lè 解释: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白翎雀生于乌桓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示例: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 朱自清《杂文遗集·蒙自杂记》 近义词:悠闲自得、逍遥自在、悠哉游哉 反义词:自找苦吃、自作自受、忧天悯人 歇后语:铺盖窝听广播;槟榔树下弹琴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能安闲 自取其咎 拼音:zì qǔ qí jiù 解释:咎:罪过,祸害。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 出处:老子《道德经》:“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示例:想当时因得罪于荆公,~。(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近义词:作茧自缚、自讨苦吃、自作自受 反义词:嫁祸于人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自找的麻烦 自负其能 拼音:zì fù qí néng 解释:自负:自恃,自许。自恃而又自信自己的才能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自高其功 拼音:zì gāo qí gōng 解释:自以为劳苦功高。指居功自傲 出处: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近义词:居功自傲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自行其是 拼音:zì xíng qí shì 解释: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一九五四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不注意遵守请示报告制度。” 示例:做事不能自行其是,最好听听别人的意见。 近义词:自以为是 反义词:谦虚谨慎 歇后语:人各一把号,各吹各的调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十分固执 自矜其勇 拼音:zì jīn qí yǒng 解释:矜:自以为贤能。自以为勇敢过人 出处: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自取其祸 拼音:zì qǔ qí huò 解释: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 出处: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 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6回:“可笑世上那些谋杀亲夫的,我看他们都是~。” 近义词:自取其殃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自取其殃 拼音:zì qǔ qí yāng 解释:自己招来祸事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也终防别生事故,休迟缓自取其殃。” 近义词:自取其祸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自食其果 拼音:zì shí qí guǒ 解释: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 出处: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示例:玩火者只会自食其果。 近义词:自作自受、玩火自焚、咎由自取 反义词:嫁祸于人 歇后语:孙猴子守桃园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作自受 自食其力 拼音:zì shí qí lì 解释: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 出处:《礼记·礼器》:“食力无数。”陈浩集说:“食力,自食其力之人。” 示例:居贫,~,隐田里间,以教授为业,非义不为,人敬惮之。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泰山御史传》 近义词: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反义词: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歇后语:按劳分配口粮;哥俩分家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靠自己 自食其言 拼音:zì shí qí yán 解释:指说了话不算数。 出处:《尚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示例:我若今日复出应诏,是~了。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 近义词:食言而肥、言而无信、背信弃义 反义词: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一言为定 歇后语:盐店老板停业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讲信用 自圆其说 拼音:zì yuán qí shuō 解释:圆:圆满,周全。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 出处:清·方玉润《星烈日记》七十:“以世俗之情遇意外之事,实难自圆其说。” 示例:哈哈,单于殿下,你自己都不能~了吧。 曹禺《王昭君》第五幕 近义词:无懈可击、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反义词: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破绽百出 歇后语:王八拍着盖子吹牛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露破绽
自什么自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1.自吹自擂
拼音: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43662zì chuī zì léi
解释: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出自: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就这样,清朝统治集团所自吹自擂的‘中兴大业’,转眼间已成一场春梦。”
2.自怨自艾
拼音:zì yuàn zì yì
解释: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出自:《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3.自暴自弃
拼音:zì bào zì qì
解释: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出自:《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自什么自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自暴自弃 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自吹自擂 擂:打鼓。自己吹喇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5306332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自高自大 自以为了不起。 自给自足 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自觉自愿 自己觉悟而愿意。 自卖自夸 夸:夸赞。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比喻为自己吹嘘。 自轻自贱 贱:藐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自生自灭 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 自始自终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自私自利 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自言自语 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自业自得 业:造作;得:获得,取得。佛家语,指自作自受。 自由自在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自怨自艾 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自作自受 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自吹自捧 自我吹嘘,自己捧场。 自媒自炫 自我介绍,自我夸耀。 自弃自暴 指自甘堕落,不求进取。同“自暴自弃”。
自什么自什么的成语?
没有什2113么自自成语,含自自的5261成语有:4102自由自在、自作自1653受、自言自语、自暴专自弃、属自轻自贱、自生自灭、自吹自擂、自私自利、自高自大、自卖自夸、自怨自艾、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自媒自炫、自做自当、自爱不自贵、自觉自愿、自业自得、自给自足、自僝自僽、自惊自怪、自知自明报错
自什么自什么的成语
自什么自什么的成语有:
一、自吹自捧 [ zì chuī zì pěng ]
1.解释:自我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6303762吹嘘,自己捧场。
2.出自:鲁迅《花边文学·化名新法》:“‘除了万不得已之外’,‘我希望’一个文人也不要化为‘社’,倘使只为了自吹自捧,那真是‘就近又有点卑劣了’。”
二、自作自受 [ zì zuò zì shòu ]
1.解释: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2.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3.示例:他这会子不说保养着些,还要捉弄人;明儿病了,叫他~。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三、自暴自弃 [ zì bào zì qì ]
1.解释: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2.出自:《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示例:读书人悲观失望,~;可是那些工人却多么坚强呵,多么勇敢呵! ◎欧阳山《苦斗》五三
四、自怨自艾 [ zì yuàn zì yì ]
1.解释: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2.出自:《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3.示例:但倘有不知道~的人,想将这位先生“送进疯人院”去,我可要拚命反对,尽力呼冤的。 ◎鲁迅《集外集·“音乐”》
五、自吹自擂 [ zì chuī zì léi ]
1.解释: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2.出自: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就这样,清朝统治集团所自吹自擂的‘中兴大业’,转眼间已成一场春梦。”
3.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