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问答 > 正文

带赜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赜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赜的成语

第二个字bai是赜的成语有两个,du1、探赜钩深,读zhi音是dao[ tàn zé gōu shēn ] 意思是探索幽隐内,求取深意。容2、探赜索隐,读音是[ tàn zé suǒ yǐn ] ,意思是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迹(赜:深奥)。

带就的成语有哪些

半推半就复、按部就班制、bai行将就木、将计就计、避重就轻、du就事论事、另谋高zhi就、就地正法、高不dao成低不就、各就各位、听见风就是雨、将错就错、就地取材、功成名就、束手就擒、避害就利、日就月将、就日瞻云、就正有道、听风就是雨、移的就箭、援笔立就、另行高就

四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丢三落四、颠三倒四、挑三拣四、朝三暮四、说三道四。1、丢三落四解释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63662: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译文:咱们家里没人,俗话说的夯麻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让人笑话。2、颠三倒四解释:三、四:表示杂乱。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译文:连拜了三四天,就把你拜的说话做事错杂紊乱,因睡不安。3、挑三拣四解释:指挑挑拣拣,嫌这嫌那。出自:徐特立·现代《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幺不对!”4、朝三暮四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出自:庄子·战国《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译文:赋芧,说:常常变卦,反复无常。众人愤怒说:那么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听了都很高兴。名义和实际都没有亏损而喜怒为用,也就是因为这样的。5、说三道四解释: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出自:清·崔灏《通俗编·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译文:莫学他人不知道早晚,走启蒙乡村,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关于积极向上的成语

壮志凌云,坚定不移,奋发图强,坚持不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23636懈,持之以恒,勇往直前 坚毅顽强,斗志昂扬,朝气蓬勃,力争上游,锲而不舍,至死不懈,坚忍不拔,宝剑锋从磨砺出 锲而不舍;英勇无畏;持之以恒;大智大勇;奋不顾身;铁杵成针;水滴石穿一日千里 标新立异 革故鼎新 继往开来 独树一帜 改天换地 积极进取 洗心革面 自强不息 别具匠心 别具一格 推陈出新 万象更新 不甘示弱 百折不挠 追根问底 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改天换地 积极进取 继往开来 力争上游 只争朝夕 自强不息 毛遂自荐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别具匠心 别具一格 不甘后人 不屈不挠 戴月披星 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 发愤忘食 革放鼎新 坚持不懈 苦心孤诣 一往无前 人定胜天 不知寝食成语词条:马到功成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mǎ dào gōng chéng 成语释疑: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功成,奏凯而还.” 成语示例:向使微臣督剿江、淮、豫、楚间,果能运筹制胜,,各省抚臣岂易于为力?明·卢象升《剿荡衍期听候处分并陈贼势兵情疏》 (其中~代表本词条:马到功成) 成语词条:功成名就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gōng chéng míng jiù 成语释疑: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成语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成语示例:你则说做官的~,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元·范子安《陈季卿误上竹叶舟》第二折) (其中~代表本词条:功成名就) 成语词条:旗开得胜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qí kāi dé shèng 成语释疑: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成语示例:姜文焕,一怒横行劈董忠.(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旗开得胜) 成语词条:指日成功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zhǐ rì chéng gōng 成语释疑:指不久即可成功.成语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成语词条:一蹴而就 (浏览数:15472) 成语发音:yī cù ér jiù 成语释疑: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成语出处: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成语示例: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于繁赜,毋乃不可!(清·吴趼人《痛史·原叙》) (其中~代表本词条:一蹴而就)翱翔天际,大展鸿图,前程似锦、光明无限步步高升,财源广进

形容秘书的成语

枕中鸿宝:zhěn zhōng hóng bǎo,泛指珍秘的书籍。作宾语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53839、定语;用于书面语。钩元摘秘:gōu yuán zhāi mì,探取精微,采摘奥秘。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抽秘骋妍:chōu mì chěng yán,抒发深意,施展美才。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持橐簪笔:chí tuó zān bǐ,橐,口袋;簪,插。指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作谓语、宾语;多用于秘书等。元经秘旨:yuán jīng mì zhǐ,微妙的道理。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藏踪蹑迹:cáng zōng niè jī,蹑:轻步行走的样子。隐秘行踪,悄悄行动。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探幽穷赜:tàn yōu qióng zé,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mò xiàn hū yǐn,mò xiǎn hū wēi,见:同“现”;显:显现。极隐秘、极细微之处没有不显现出来的。作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理冤擿伏:lǐ yuān tī fú,理:治理;擿伏:揭发隐秘的坏事。伸雪冤屈,揭发隐秘的坏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二仙传道:èr xīn chuán dào,两位神仙一起传授道法。比喻两从秘密地配合做成某件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幽期密约:yōu qī mì yuē,幽期:相爱男女幽会的时刻。指男女青年定期秘密会面。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抉奥阐幽:jué ào chǎn yōu,剖析奥秘,阐发隐微。作谓语;用于书面语。擿奸发伏:tī jiān fā fú,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狂吟老监:kuáng yín lǎo jiān,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曾担任秘书监,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所以有“狂吟老监”之称。作宾语;指诗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