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突然什么也说不出来的成语有哪些?
张口结舌 拼音:zhāng kǒu jié shé 解释: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5636635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出处:《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示例:凶手感到这声音象是一个铁棒击打在他的头上,他转头一看,大惊失措,~。曲波《林海雪原》二十八 近义词:哑口无言、瞠目结舌 反义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歇后语:喉咙里灌铅;舌头上抹胶 语法:作谓语、状语、定语;指惊讶或害怕瞠目结舌 拼音:chēng mù jié shé 解释: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梨花》:“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示例:他问每个同学的时候,别的同学也不得不倾耳静听,注意前后情节的线索,否则突然问到,便不免~,不知所答。邹韬奋《经历》 近义词:张目结舌、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反义词:应对如流 语法:作谓语、补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目瞪口呆 拼音:mù dèng kǒu dāi 解释: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示例:殷、雷二将见众官激变,不复朝仪,吓得~,不知所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回 近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哆 反义词:从容不迫 歇后语:李逵装哑童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吃惊的神态目瞪口哆 拼音:mù dèng kǒu duō 解释:瞪:眼睛发愣;哆:张口的样子。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荆山客邸》:“翻揭席荐,无所见而出,面色如墨,目瞪口哆,不能复言。” 近义词:目瞪口呆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成语大全四个字什么口什么出
探口而出 汉语成语,犹言脱口而出。不经考虑,随口说出。出自《庸闲斋笔记·难博学》。
包含有口说不出的成语
哑口无言[ yǎ kǒu wú yácopyn ]
生词本2113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yǎ kǒu wú yán ]
哑口:像哑巴一5261样。像4102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1653样子。
出 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例 句
他那故做正经的姿态,使大家不禁~。
心口不一,一字不( ) ,( ) 出有( ) 成语接龙
一字不识 (yī2113 zì bù shí) 解释:一个5261字也不认4102识。 出处:清·褚人获《隋1653唐演义》第版82回:“原来那权字迹与他来书无异,一字不识,传与众官看了,无不骇然。” 示例:后来看看那书,装潢得极为盛丽,翻出来却~。师出有名(师出有名)shī chū yǒu míng[释义]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语出] 《礼记·檀弓下》:“师必有名。”[近义] 兵出有名[结构]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例句] 这会儿我们突然转回去再搜,来他个措手不及,而且是~哩。 ◎曲波《林海雪原》十三[英译] dispatch troops with just ca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