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促不什么成语
局促不来安jú cù bù ān解释源局促:2113拘束。形容举止拘束,5261心中不安。出处4102明·1653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结构联合式。用法多用来形容因紧张、惊讶等原因而不安的神态表情。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正音促;不能读作“cǔ”。辨形促;不能写作“足”。近义词坐立不安、忐忑不安反义词落落大方、无拘无束辨析~和“忐忑不安”;都包含“心中不安”的意思。但“忐忑不安”指心神极为不安;常形容紧张、惊慌或担扰的心情;~指心神不安外;还指举止拘谨不自然。常形容紧张、惊讶的神态。例句他和别人说话时;总显出~的神情。
带促的成语有哪些
局促不安、刺促不休、促膝谈心、繁音促节、刁钻促狭、促襟见肘、短寿促命
成语什么促不前
裹促不前
什么促不一成语
局促不安 局促:拘谨不自然。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促什么谈什么的成语
促膝谈心 cù2113 xī5261 tán xīn 〖释义〗促:靠近;促膝4102:膝碰1653膝,坐得很近。内形容亲密地谈心里话。 〖出容处〗唐·田颖《揽云台记》:“即有友人,不过十余知音之侣,来则促膝谈心,率皆圣贤之道,不敢稍涉异言。” 〖示例〗依弟愚见,这厅事也太阔落,意欲借尊斋,只需一席酒,我四人~,方才畅快。(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形容催促的成语有哪些?
1、千呼万唤
注音:[ qiān hū wàn huàn ]
解释:形容再三催促。
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9633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千唤万唤
注音:[ qiān huàn wàn huàn ]
解释:唤:呼唤。 比喻多次呼唤,再三催促。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智门祚禅师法嗣》:“师曰:‘却须吃棒,上堂啰舌沸,千唤万唤露柱因甚么不回头?’良久曰:‘美食不中饱,人吃便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