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信字的成语有哪些
半信半疑、信誓旦旦、难以2113置信、信5261口开河、兼听则明,偏信则4102暗、信口雌黄、善男信女、通风报信1653、信以为真、深信不疑、言必信,行必果、言而不信、尽信书不如无书、将信将疑、背信弃义、笃信好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讷直守信、姑妄信之、言信行果、去食存信、信以传信,疑以传疑、自信不疑、贞信之行等。一、自信不疑 [ zì xìn bù yí ] 解释:相信自己,绝不怀疑。出自: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译文:在当政的时候,相信自己,绝不怀疑。二、言信行果 [ yán xìn xíng guǒ ] 解释: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同“言必信,行必果。”出自:清 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译文:做人要正直谨慎严格,说了一定要守信做事一定要办到。三、尽信书不如无书 [ 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 ] 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出自: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译文:呼应道,如果是拘泥于书上的东西不如还没有看过这本书。四、言必信,行必果 [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 解释:说话一定要算数,行动一定要坚决、果断。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译文: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果,不问是非固执己见是小人啊。五、信以为真 [ xìn yǐ wéi zhēn ] 解释: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关于带信字的成语大全
关于带信字的成语有很多,比如:半信半疑,渺无音信,背信弃义,将信将疑,通风报信。
成语详解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53264:
一: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
详细解释
1.解释: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2.出自:三国·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二:渺无音信[ miǎo wú yīn xìn ]
详细解释
1.解释:指毫无消息。亦作“渺无音讯”。
2.出自:巴金《发的故事·窗下》:“你不能就这样渺无音信地丢开了我,让我孤零零地信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
三:背信弃义[ bèi xìn qì yì ]
详细解释
1.解释: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2.出自:《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四:将信将疑[ jiāng xìn jiāng yí ]
详细解释
1.解释:将:且,又。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
2.出自: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五:通风报信[ tōng fēng bào xìn ]
详细解释
1.解释:风:风声。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2.出自:清·颐锁《黄绣球》第二十回:“那掌柜的说他恶毒,跟手叫送棺材到陈府上去的通风报信,一面地保就在内看守了这掌柜的。”
“信”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信口开合 信及豚鱼 信马由缰 信誓旦旦 信守不渝
信而有证 信口开河 信口开喝 信口开呵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2 信手拈来
信赏必罚 信笔涂鸦
什么信什么信的成语大全
不言bai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du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zhi的信任。形容有崇高dao的威望。内 果于自信容 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民保于信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偏听偏信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破除迷信 原指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也指解放思想,扫除自卑感,树立敢想、敢说、敢干的新风格。 轻诺寡信 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通风报信 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诉另一方。 尾生之信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谓予不信 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言而无信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言而有信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