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问答 > 正文

带纤的四字成语 带纤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纤字的成语有哪些

纤尘不染,扯篷2113拉纤,纤介之祸,纤5261悉无遗,纤芥之疾。1.纤尘4102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1653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2.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3.纤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4.纤腰楚楚、纤芥无遗、扯篷拉纤、纤尘不染、纤芥之疾、至纤至悉、纤毫无犯、纤毫无爽、穷纤入微、纤纤弱质、纤悉不苟。5.纤毫不爽: 纤毫:非常细微;爽:差。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纤毫无犯: 纤毫:非常细微;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

纤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纤字开头的成语:纤尘不染纤芥之疾纤悉无遗纤毫不爽纤介之祸纤毫无爽纤芥无爽纤毫无犯纤介之失

带“纤”字的成语有哪些

1、纤尘不染[ xiān chén bù rǎn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63434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出处: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例句:月亮亮得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

2、楚腰纤细[ chǔ yāo xiān xì ]楚腰:称妇人的细腰。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

出处:《战国策·楚策》:“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腰,楚子约食,凭而能立,式而能起。”

例句: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3、纤介之失[ xiān jiè zhī shī ]纤介:细微。很小的过失。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春秋记纤介之失。”

例句:沈璞奉时无纤介之失,在家有孝友之称,学优才赡,文义可观,而沈深守静,不求名誉,甚佳。

4、扯篷拉纤[ chě péng lā qiàn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5回:“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

例句: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

5、纤悉不苟[ xiān xī bù gǒu ]苟:随便、马虎。形容对事情十分认真,丝毫也不马虎。

出处:唐·李宗闵《马公家庙碑》:“公至则布以诚信,示之法式,纤悉不苟,宽柔而有威。”

例句:他在纤悉不苟地完成他的论文设计。

含有"纤纤"两个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成语字典里没有含有纤纤的四字成语。含有“纤”的有:

扯篷拉纤 发音:chě péng lā xiān

[释义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6]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5回:“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

楚腰纤细 发音:chǔ yāo xiān xì

[释义]称妇人的细腰。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腰,楚子约食,凭而能立,式而能起。”

唐·杜牧《遣怀诗》:“楚腰纤细掌中轻。”

纤悉无遗发音:xiān xī wú yí

[释义]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 也作”纤芥无遗”。

[出处]宋·李光《论王子献等札子》:“蒲鱼荷芡之利,皆日计月课,纤悉无遗,遂致泊旁之人,无所衣食。”

扯纤拉烟 [ chě qiàn lā yān ]

[释义]:犹扯篷拉纤。指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回:“晁书、晁凤也只道胡旦的外公,不过在京中扯纤拉烟,寻常门户罢了。”

纤介之失 [ xiān jiè zhī shī ]

[释义]:纤介:细微。很小的过失。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春秋记纤介之失。”

纤字开头的成语

纤介2113之失: 纤介:细微。很小的过失。5261纤尘不染: 原指佛4102教徒修1653行时,排除物欲,内保持心地洁净。现泛容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纤介之祸: 形容很轻的灾害。纤芥之疾: 比喻不必在意的小毛病。纤悉无遗: 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有遗漏。纤芥无爽: 爽:差。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纤毫无爽: 纤毫:非常细微;爽:差。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纤毫无犯: 纤毫:非常细微;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纤毫不爽: 纤毫:非常细微;爽:差。一点儿也不差。形容非常精确纤纤弱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