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楼的成语
形容傣家竹屋的成语 就地取材、别具一格、冬暖夏凉、翠竹环绕、绿树成荫。
形容竹楼的词语
形容傣家竹屋的成语就地取材、别具一格、冬暖夏凉、翠竹环绕、绿树成荫。
形容傣家竹屋的成语
形容傣家竹屋的成语就地取材、别具一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7383264格、冬暖夏凉、翠竹环绕、绿树成荫。附录有关资料如下:傣族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地方,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寨子居住二三百家人,小的村寨只有十几户人家。房子都是单幢,四周有空地,各家自成院落。腾龙沿边的住宅,多土墙平房,每一家隔为三家,分卧室客堂,这是受汉族的影响,已非傣家固有的形式;思普沿边则完全是竹楼木架,上面主人,下面养牲畜,式样接近大帐篷,这与《淮南子》所记“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符合,也正是史书所记古代撩人“艺术积木以居”,这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 竹楼下层高七八尺,四无遮拦,牛马拴在柱上,竹楼上有露台,主人用竹篱隔出住的卧室和钱物的储藏处屋顶不高,两侧倾斜,两侧有很小的窗户,有后门,楼的中央有火塘无论,无论冬夏日夜燃烧不息,做饭煮茶都在这火上,来客人都围着火塘而坐。屋顶用茅草铺盖,整个楼都是用竹子制成。每年雨季后,都要重新修补。 土司头人的住宅,不用竹子而是木材所建,式样和竹楼一样,略高大一些,不用茅草而是用瓦盖顶。西双版纳的傣族自己能烧瓦,傣族的屋顶是不能随便攀登的,一般都是用钩子上瓦,凡能住上这样的房子都是村里的大户,式样都一样,只是面积的大小。 屋里的家具非常简单,竹制的家具最多,凡桌、椅、床、箱、笼、框都是用竹子制成,现在陶制的也很普遍,水缸上形成的花纹都具有地方特色。 傣族的竹楼,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种风格都是南亚的湿热气候造成的。因为天气热都依山傍水;村外榕树遮天,气根低垂,村内竹楼竹篱环绕。隐蔽在绿荫丛中;景洪县的曼景兰寨和橄榄坝就是坝区傣家竹楼的标准型。 过去,傣家竹楼按社会等级分为官家竹楼和百姓竹楼两种,官家竹楼宽敞高大,呈正方型,屋顶三角锥状,类似西方的”哥德式“建筑,用木片覆顶,整个竹楼用二三十根粗大的木柱支撑,木柱建在石墩上,有的横梁上雕刻的花纹,,这是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屋内横梁穿柱,结构简单,上木梯后正屋为“掌房”,正房为客房,中间是火塘,侧旁分割两至三间,是主人夫妇和孩子的卧室,官家竹楼客室有三十平方大小,能容纳二十人就坐。掌房用篾席铺地,是乘凉和妇女纺织的地方。百姓的竹楼和官家的竹楼相同,只是面积的大小。百姓的不准横梁穿柱刻花纹,为什么傣家要住竹楼,主要是下可避湿,上可避热。 近几十年,傣家的竹楼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竹楼已经改成木制结构的楼房,屋内的结构也有改变,楼房有玻璃窗户,挂着漂亮的窗帘,具有现代化色彩,又别有一番情趣。
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成语
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造型独特,别具一格,雕龙画凤,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富丽堂皇,古色古香 不知道你或您要多少个
成语 竹楼听雨 的含义是什么
成语字bai典里没有这个成语。最接近的du是:zhi茂林修竹 拼音:dao mào lín xiū zhú 简拼: mlxz 解释:专 修:长。茂属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听风听水发音 tīng fēng tīng shuǐ 释义 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对床夜雨拼音: duì chuáng yè yǔ 解释: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出处: 唐·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