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问答 > 正文

檀道济的成语 里成语有哪些

里成语有哪些

一、雾里看花2113

1、拼音: wù lǐ kàn huā

2、解释: 原形5261容年老视4102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1653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3、出处: 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4、释义: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飘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身体衰迈,老眼昏蒙,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

二、万里长城

1、拼音: wàn lǐ cháng chéng

2、解释: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3、出处: 《南史·檀道济传》: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4、释义:你敢破坏我万里长城!

三、志在千里

1、拼音: zhì zài qiān lǐ

2、解释: 形容志向远大。

3、出处: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释义:这里指曹操统一天下的雄心。

四、一泻千里

1、拼音: yī xiè qiān lǐ

2、解释: 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

3、出处: 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4、释义:大江大河,水流得很快。

五、花里胡哨

1、拼音: huā lǐ hú shào

2、解释: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3、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回:“这里那里是我家,我家是清凉瓦屋,不像这个害黄病的房子,花狸狐哨的门扇。”

疯狂猜成语一只眼睛前面有三道火光

目光2113如炬

解题过程:眼睛里的目光5261看过4102去,好像是火1653一样燃烧起来,答案就是目光如炬。

成语拼音:mù guāng rú jù

成语解释: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成语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成语用法:目光如炬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目光炯炯

反义词:黯然失色

成语例子:中间坐着一位神道,面阔尺余,须髯满颊,目光如炬,肩臂启动,象个活的一般。(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成语故事:南朝宋国大将檀道济智勇双全,曾跟随宋武帝刘裕北伐,屡立战功,北魏军队对他惧怕三分。宋文帝手下的近臣担心檀道济的权力太大,就谗言他谋反。檀道济在被捕时愤恨得目光如炬。魏军听说檀道济已死就加紧进攻,很快灭了宋国。

涉及到人物的成语都有哪些

涉及到人物2113的成语1磻溪垂钓----姜尚(西周)52612吴宫教战----孙武(春秋)3剑赠渔父4102----伍员(春秋)4吮卒病疽1653----吴起(战国)5穰苴斩监----田穰苴(战国)6马陵伏弩----孙膑(战国)7火牛破敌----田单(战国)8济上劳军----乐毅(战国)9雁门纵牧----李牧(战国)10肉袒负荆----廉颇(战国)11坑弃万军----白起(战国)12登墵拜将----韩信(西汉)13细柳式车----周亚夫(西汉)14鸿门闯宴----樊哙(西汉)15冥山射虎----李广(西汉)16钳徒论相----卫青(西汉)17渡河受款----霍去病(西汉)18高平斩使----寇恂(东汉)19荒亭进粥----冯异(东汉)20受檄击郾----贾复(东汉)21无终夺军----吴汉(东汉)22宫台望战----耿弇(东汉)23冰合滹沱----王霸(东汉)24城门断限----臧宫(东汉)25雅诃投壶----祭遵(东汉)26聚米为山----马援(东汉)27疏勒拜泉----耿恭(东汉)28投笔封侯----班超(东汉)29酹酒还金----张奂(东汉)30增灶断追----虞诩(东汉)31祁山伐魏----诸葛亮(三国)32水淹七军----关羽(三国)33当阳退敌----张飞(三国)34截江救主----赵云(三国)35智灭三帅----姜维(三国)36合肥陷阵----张辽(三国)37牙门建纛----典韦(三国)38街亭绝汲----张郃(三国)39阴平凿险----邓艾(三国)40赤壁纵火----周瑜(三国)41神亭搏战----太史慈(三国)42酎酒厉兵----甘宁(三国)43火焚连营----陆逊(三国)44轻裘缓带----羊祜(西晋)45铁锁沉江----王濬(西晋)46冢闲埋肉----周访(西晋)47宫台运甓----陶侃(东晋)48长桥搏蛟----周处(东晋)49蒙冲泝渭----王镇恶(南北朝)50唱筹量沙----檀道济(南北朝)51望蔡伏兵----周山图(南北朝)52观矛折树----羊侃(南北朝)53齐镳射猎----杨大眼(南北朝)54射还赏格----韦孝宽(南北朝)55岐亭攻栅----杨素(隋)56威临突厥----韩擒虎(隋)57单骑赌胜----史万岁(隋)58一箭双雕----长孙晟(隋)59对开幕府----柴绍(唐)60殿前夺矛----尉迟恭(唐)61天山三箭----薛仁贵(唐)62免胄见酋----郭子仪(唐)63策降二将----李光弼(唐)64登堤斩将----白孝德(唐)65杀妾飨士----张巡(唐)66射嵩辨贼---南霁云(唐)67雍邱固守----雷万春(唐)68火焚攻具----韩游櫰(唐)69袒呼决阵----李嗣业(唐)70披心示贼----马燧(唐)71隧陷云梁----瑊{(唐)72锦裘督战----李晟(唐)73雪夜入蔡----李愬(唐)74穴城出击----石雄(唐)75林中夺马----柴再用(五代十国)76棘林赤足----王彦章(五代十国)77锤中野乂----周德威(五代十国)78焚香禁杀----曹彬(北宋)79微服度关----狄青(北宋)80单骑赴州----宗泽(北宋)81注水冰城----杨延昭(北宋)82水战杨么----岳飞(南宋)83桴鼓助战----韩世忠(南宋)84点军纵鸽----曲端(南宋)85回军斩将----伯颜(元)86里门举狮----史弼(元)87伏阶称罪----徐达(明)88超登采石----常遇春(明)89威慑婺州----胡大海(明)90杀虏焚辎----李代忠(明)91白石济师----沐英(明)92立斩三酋----沈希仪(明)93一鼓夺山----傅友德(明)94楼船击倭----俞大猷(明)95阵演鸳鸯----戚继光(明)96督师御寇----秦良玉(明)97威平西域----年羹尧(清)98金阙奏凯----左宗棠(清)99断锁横江----彭玉麟(清)100扬旗贼溃----鲍超(清)

弹冠相庆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南朝宋(元嘉九年2113)公元432年,南朝宋檀道济5261因屡有大功,被封为司空,镇寻4102阳。公元436年(元嘉十1653三年),刘义隆生重病,彭城王刘义康执政,担心檀道济会在刘义隆死后谋反,矫诏召檀道济入朝。临行前,其妻劝檀道济说:"震世功名,必遭人忌,古来如此。朝廷今无事相招,恐有大祸!"檀道济不听劝告,说:"我率师扺御外寇,镇守边境,从没有辜负国家,国家又怎么会辜负我心呢?"结果,檀道济一到建康,就被刘义康逮捕。檀道济被抓时,狠狠地把头巾拉下摔在地上,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最后,檀道济与其子十一人,及薛彤、高进之等亲信将领都在建康被处死。消息传到北魏,魏军将领弹冠相庆:"檀道济一死,南方就再没有可畏惧的人了!"

檀道济死后,南朝在军事上转入守势,北朝则占据主动地位,屡次南征。后北魏曾南征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在今南京市六合区东南,亦名桃叶山。此山距离南朝宋皇城石头城直线距离仅有25公里),宋文帝刘义隆登石头城北望,面有忧色,长吁道:"如果檀道济还在,怎么会到这个地步!"

其他典故参照网页链接

看图猜成语天天来猜图长城的答案

万里长城wàn lǐ cháng chéng解释2113指我国长城5261。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4102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出处《南1653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结构偏正式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长城近义词长城万里例句吞珪既丧,坏了~,国中精锐已尽,如何是好?(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成语故事檀道济是南朝高平人。宋武帝北伐时,道济当先锋,仗打得很艰苦,占领洛阳时,抓了四千名俘虏。众将想杀了他们示威,道济说:“我们是来吊民伐罪的,怎么能滥杀无辜呢?” 全都放了,为南宋军赢得了民心。 宋文帝七年,南宋军在滑台受挫。文帝派道济去救援,在寿张大破北魏军,20多天打了30多场仗,终于进抵历城(山东济南)。这时滑台已经失守,而且道济部队的粮食没了,有人报告了北魏军,大家都很害怕。道济却不慌不忙,命令士兵夜里在大帐中用斗量沙子,在沙子上洒上仅有的粮食,这样量了一夜,第二天命令众将士身穿重甲南撤,自己穿着布衣,坐在马车上,谈笑自若跟在最后,南宋军安全返回。自此北魏军很怕他,士兵们用他的像来避邪。 后来文帝听信谗言把道济杀了。死时,道济瞪圆着眼,把头巾摔在地上,说:“你们不是在毁自己的万里长城吗?” 道济死后十四年,北魏军打到江北的瓜步。在一江之隔的石头城上,宋文帝感慨地说:“如果檀道济还活着,不会让他们这样的。”

有哪些出自《资治通鉴》的成语现在还在使用?

一丶身先士卒 ,读音2113,[shēn xiān shì zú]

出处:《宋书5261·檀道济传》:“率厉文4102武;身先士卒;所向1653摧破。”

意思: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近义词:一马当先

反义词:瞠乎其后

二丶请君入瓮 ,读音,[ qǐng jūn rù wèng ]

出处:《新唐书·周兴传》:“初;兴未知被告;方对俊臣食。俊臣曰:‘囚多不服;奈何?’兴曰:‘易耳;内之大瓮;炽炭周之;何事不承。’俊臣曰:‘善。’命取大瓮且炽火。徐谓兴曰:‘有诏按君;请尝之。’兴骇然汗;叩首服罪。”

意思: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近义词:以牙还牙

三丶口蜜腹剑 ,读音, [ kǒu mì fù jiàn ]

出 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意思: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 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近义词:笑里藏刀

反义词:心直口快

四丶望风而逃 ,读音,[ wàng fēng ér táo ]

意思: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 形容十分怯敌。

出 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曹操以百万之众;闻吾之名;望风而逃;今汝何人;敢不投降!”

近义词:望风破胆

反义词:一往无前

五丶为所欲为 ,读音,[wéi suǒ yù wéi ]

意思:是指做想做的事,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很随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出处:出自《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

近义词:无法无天

反义词:安分守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