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问答 > 正文

战役情的成语 与战役有关的成语

古代各大战役中的成语

铸甲销戈 销熔铁2113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5261和平。 止戈兴仁 止:停4102止。仁:仁政1653。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止戈散马 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枕戈寝甲 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有事之秋 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以战养战 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以战去战 用战争消灭战争。 以逸待劳 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偃武息戈 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偃甲息兵 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偃革倒戈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休养生息 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休兵罢战 〖解释〗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矢石之难 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上兵伐谋 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散兵游勇 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戎马倥偬 〖解释〗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穷兵黩武 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破斧缺斨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磨盾之暇 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解释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示例但是“~”,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 龙战鱼骇 喻战争激烈。 龙血玄黄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连天烽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来好息师 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金戈铁马 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祸结兵连 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化干戈为玉帛 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归马放牛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鼓衰力尽 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干戈载戢 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载:虚词。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烽火四起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烽火连年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风尘之变 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放牛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伐罪吊民 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倒载干戈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刀枪入库 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大动干戈 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楚界汉河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赤地千里 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兵无常势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兵慌马乱 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荒马乱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戈扰攘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白骨露野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形容战争场面的成语

枪林弹雨硝云弹雨炮火连天2113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惨不忍5261睹倒戈卸4102甲溃不成军孤军作战势均1653力敌一败如水一败涂地两败俱伤残兵败将用兵如神转败为胜战无不胜克敌制胜以弱胜强旗开得胜料敌制胜百战百胜大获全胜乘胜追击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关于战争的成语

溃不成军、一败如水2113、人仰马5261翻、头破血流、丢盔弃甲一、溃不4102成军 [ kuì bù chéng jūn ] 解释1653:溃:溃败,散乱。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出自:近代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一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二、一败如水 [ yī bài rú shuǐ ] 解释: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出自:近代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第一时期,富农耳里听得的是所谓江西一败如水,蒋介石打伤了脚,坐飞机回广东去了。”三、人仰马翻 [ rén yǎng mǎ fān ] 解释: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四、头破血流 [ tóu pò xuè liú ] 解释:头打破了,血流满面。多用来形容惨败。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照道士脸上一刮,可怜就打得头破血流身倒地,皮开颈折脑浆倾。”五、丢盔弃甲 [ diū kuī qì jiǎ ] 解释: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译文:战鼓咚咚地一敲响,两军士兵的刀枪一接触,丢盔卸甲,拖着兵器就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之后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之后停下来

形容战事的成语有哪些

古代中原的胡2113国和越国之间经常发生战5261事: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4102,休养士卒。 雄鸡夜鸣1653,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案甲休兵:犹兵不血刃,兵事:没有心情去留恋战事。 边尘不惊,有时展开:指战事顺利。 兵未血刃。 兵凶战危;鼙鼓。 散马休牛:展开。 禁攻寝兵:指战事紧急而忙于应付,生活不安定:指止息战事:烟火。 烟火之警。指战事顺利。②谓战事,预兆战事:作战时兵器没接触,表示停止战事。 櫜弓卧鼓。 櫜弓戢矢。后指停息战事。 畏刀避箭,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躲避,有时卷起。 旌旗卷舒:指停止战事。形容战事频繁:放归军用的牛马:烽火熄灭:藏弓息鼓,现河北省蓟县。 兵销革偃:舒。 隈刀避箭。 衽革枕戈:地名。 无心恋战:指战事:指收藏干戈弓矢,因此用“胡越之祸”来比喻战祸:指不兴战事,畏惧:以铠甲为席,天下太平,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烽火,以兵器为枕。 休牛散马。指太平无战事。 兵不接刃。指不想做某事,放下甲盾。 兵连祸接。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畏:渔阳: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用点燃烽火的办法报警。比喻遇战事退缩不前。战旗随风飘动:隐避的地方。 沉烽静柝。 兵无血刃。指战事停息。边界发一战事:指收藏干戈弓矢。 櫜弓戢戈,表示停止战事。比喻边疆无战事。 铁马金戈。渔阳郡响起了战鼓、灾祸连续不断:销毁兵器。比喻战事持续,柝声寂静。 休牛归马。后指停息战事。 渔阳鼙鼓。 戎马仓皇:指战事凶险可怕: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隈。 胡越之祸: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害怕:放归军用的牛马。指有战事发生

历史上与重要战役有关的成语?

破釜2113沉舟“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5261》。公元前209年,4102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1653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这就是历史典故“破釜沉舟”的由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战斗到底的决心。 卧薪尝胆“卧薪尝胆”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力图雪耻,激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国之痛。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