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问答 > 正文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写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叶公好龙、狐假虎威一、刻舟求剑白话释义: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朝代:清作者:曹雪芹出处:《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翻译: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二、守株待兔白话释义: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朝代:汉作者:王充出处:《论衡》:“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翻译:就像守株待兔一样;藏身于破置的小路三、画蛇添足白话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朝代:明作者:施耐庵出处:《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四、叶公好龙白话释义: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朝代:汉代作者:刘向出处:《新序·杂事》叶公好龙翻译:据说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五、狐假虎威白话释义: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朝代:明作者:凌濛初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狐假虎威只怕被别人~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鹬蚌相争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守株待兔,掩耳盗铃,杯弓蛇影,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亡羊补牢。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1 鹬蚌相争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出自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2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3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 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出自《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4 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出自 《晋书·乐广传》记载有人作客饮酒,见酒杯里有条蛇,喝后吓得病了。后来知道这蛇原来是屋角上一张弓照在杯里的影子,他的病就好了。

5 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