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问答 > 正文

弓 箭的成语 含有“弓 箭”的成语都有哪些?

含有“弓,箭”的成语都有哪些?

含有“弓,箭来”的成语只有“拈自弓bai搭箭”。

形容“弓箭”的成语有哪些?

负驽前驱:[ fù nú qián qū ] 背着弓箭在前面开道。比喻迎接的礼度极为尊敬。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6336:“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驽矢先驱。”

惊弓之鸟:[ jīng gōng zhī niǎo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造句:那些被打败的侵略者,有如惊弓之鸟,听见鞭炮声也慌忙逃窜。

惊弦之鸟:[ jīng xián zhī niǎo ]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同“惊弓之鸟”。

造句:惊心吊胆惊弦之鸟恐慌万状恐后争先栗栗危惧。

伤弓之鸟:[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造句:看看他这幅伤弓之鸟的样子,真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箭在弦上:[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造句:我写这篇反驳文章也是迫不得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和弓、箭有关的成语

杯弓蛇影bai     楚弓楚得   藏弓du烹狗 弓调马zhi服   弓折刀尽  dao开弓不放箭版     惊弓之鸟  盘权马弯弓   鸟尽弓藏   强弓劲弩    伤弓之鸟   左右开弓  暗箭难防     暗箭伤人     归心如箭  归心似箭   箭不虚发   东箭南金   光阴似箭  开弓不放箭   箭在弦上   乱箭攒心 明枪暗箭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南金东箭   驽箭离弦   如箭在弦 一箭双雕  一箭上垛  一箭之地    一箭之遥

什么弓什么箭成语

成语:拈弓搭箭。

解释:拈:用手指夹住。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准备发射。

出处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66235: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张飞停住马,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准备回射马超。)

成语举例:清·无名氏《说唐》第八回:“叔宝此时拈弓搭箭,等候飞禽,那里有得来?”(叔宝现在正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等着飞禽的到来,哪里有呢?)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作战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扩展资料:

拈弓搭箭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到的夏侯惇被射中左目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不过在具体时间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据《三国志·夏侯惇传》载:“太祖自徐州还,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按照这段记载,夏侯惇负伤的时间应该是在兖州之战期间也就是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而并非是小说所言的吕布控制徐州之后。

在《水浒传》66回中:“正斗间,背后赶上小李广花荣,~,射中李成副将。”(正在打斗的时候,后面小李广花荣赶上,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射中了李成副将。)形容射箭技艺精湛的用语。也作“拈弓取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拈弓搭箭

什么弓什么箭四字成语

杯弓蛇影 将映在酒杯里copy的弓影误认bai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du恐惧。 藏弓zhi烹狗 飞鸟射尽了就把良弓dao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猎狗煮了吃肉。旧时比喻统治者得势后,废弃、杀害有功之臣。 楚弓楚得 楚国人丢失弓,拾到的仍是楚国人。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 惊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开弓不放箭 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强弓劲弩 强:强劲的,有力的。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 伤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杯弓市虎 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楚弓复得 比喻失物复得。

有弓有箭的成语

这个意思是。箭在弦上,或箭拔弩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