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一个惊一个石是什么成语 天眼猴石成语打一成语

天眼猴石成语打一成语

祸从天降,时候是天上剪下来的

一个虫字旁 一个赖念什么

应该是下面这个蝲[là]未找到你说的字http://xh.5156edu.com/html/604.html希望能够帮到你希望采纳

古代的一斗、一斛、一石分别是现在的多少斤

十斗为一石,十斗为一斛。十斗米的概念是,每升米约重3斤,一斗米相当于现在的30斤粮食,十斗相当于300斤。按古人一日两餐,一家三口计算,一斛十斗可吃起码3个月。斛是中国古代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石)、釜、钟,通常认为斛和石头相通。扩展资料:古代度量单位(Ancient units of measurement)即古代的容量、长度或者重量单位等。常见容量单位有石、豆和斛;常见重量单位有石、钧;常见长度单位有:跬、仞、舍和寻。石:古代的容量或者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豆:容量单位。斛:容量单位,五斗为一斛。钧: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跬:长度单位,半步为跬。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者八尺为一仞。舍:长度单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古代度量单位

石字旁旁边一个仝字念什么

“砼”字读音: tóng,意思是混凝土。“砼”是“混凝土”的同义词。“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迄今正好50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一传十,十传百……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另外,“砼”的读音tong(同),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既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也有利于和“W丹尝草妒禺德碴泉厂沪TO”接轨!真是巧合。参考资料阿凡题.搜狗[引用时间2018-1-16]

一个石一个仝是什么字

一个石一个仝是砼。砼,汉语词汇,拼音为tóng,是混凝土的同意词。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把“混凝土”三个字简写为“砼”。“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扩展资料石字旁的字1、一个石加一个乏字是砭。砭(读音:biān)。形声字,从石,乏声。本义为治病刺穴的石针,引申指刺。2、一个石一个页是硕。硕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shuò,形声字,页(xié)为形,石为声,读shuò,旧读shí。本意指头大,后泛指为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