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老子名言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老子名言中的成语有哪些?第7章的“天长地久”。第41章的“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第50章的“出生入死”。第60章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4章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73章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第74章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81章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除了发明以上已经约定俗成的成语外,两千多年前的老子还说出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这些至理名言在《道德经》里比比皆是: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说的是,(人间)最高层次的善就像水一样。水有利于万物,却不和万物相争;水处在众人都厌恶的低处,所以最接近于“道”。第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故去彼取此。”说的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喧嚣的音乐使人耳朵失聪;过多的美味使人口味难辨……因此应当舍弃美好的虚名而保持安定的生活。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说的是,因为大道废弃了,才显现出仁义。因为投机取巧的智慧出现了,才产生出狡诈和虚伪。因为家庭亲戚之间不和睦了,才显现出孝顺和仁慈。一旦国家混乱、动荡不安了,就会出现贞节、忠诚的大臣。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说的是,拥有上等品德的人是不自恃有道德的,因此才会具有真正的道德。而下等品德的人总是强迫自己不失去道德,因此才没有真正的道德。第67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说的是,我有三件珍宝,总是掌握并保有它们: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俭朴,第三件叫做不敢抢在天下人的前面。第81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说的是,自然运行的规律,总是有利于万物而不伤害它;圣人做事的原则,总是对他人有所作为而不争夺。通过以上老子著名言论的诵读和学习,你会发现,真正的大道理总是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作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从不玩深沉、充博学,却处处体现了他学问的博大精深和哲理思辨。
出自《老子》的成语
老子的《道德经》全文出现成语53个,其中出自原文的39个,出自其他文章的14个.详情如下:玄之又玄原文《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功成不居原文《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和光同尘原文《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天长地久原文《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功成身退原文《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金玉满堂原文《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目迷五色原文《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宠辱若惊原文《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听而不闻原文《老子》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虚怀若谷原文《老子》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芸芸众生原文《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余食赘行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的成语有哪些?
1.天长地久[ tiān cháng dì jiǔ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原文《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2.功成身退[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身:自身,自己。 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原文《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3.金玉满堂[ jīn yù mǎn táng ]堂:高大的厅堂。 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原文《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4.目迷五色[ mù mí wǔ sè ]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原文《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5.宠辱若惊[ chǒng rǔ ruò jīng ]惊:惊惶不安。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原文《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有:功成身退、上善若水、天长地久、目迷五色、金玉满堂等。1、上善若水 [ shàng shàn ruò shuǐ ] 基本释义: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出处:春秋 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白话译文:最好的德行就像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德,能够在众人都厌恶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所以它就接近于道的境界。2、功成身退 [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 基本释义: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出处:春秋 老子《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白话译文:大功告成之后,功绩、名声均已取得,然后自行隐退,这是上天安排的道路。3、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基本释义: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一样长,形容永久不变(多指爱情)。出处:春秋 老子《道德经》:“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白话译文: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4、金玉满堂 [ jīn yù mǎn táng ] 基本释义: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出处:春秋 老子《道德经》:“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白话译文: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5、目迷五色 [ mù mí wǔ sè ] 基本释义:形容颜色又杂又多,使人看得眼花。也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令人分辨不清。出处:春秋 老子《道德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白话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
出自《老子》的成语和格言
无中生有;上善若水;天长地久;道法自然;功遂身退;金玉满堂;宠辱若惊;微妙玄通;自知之明;大器晚成;大成若缺;大巧若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