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猜成语有个房子长了一颗树
有个房子长了一颗树的成语是束之高阁,树和束是谐音,被束缚在阁楼中,只能看到但是无法实际用到。
拼音:[ shù zhī gāo gé ]
释义: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楼阁上。比喻放在一旁,不去管它。
出处:《晋书·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拓展资料
1、不管是多么好的方法,如果束之高阁,那么不管做什么,实际没有用也是很大的浪费。
2、一个早已束之高阁的计划终于经过很多的努力可以实行了,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3、这本书因为知识的原因他看不懂,随便翻了一下就束之高阁了,真的是太浪费了他的母亲的一片苦心。
4、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但是将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5、有好的计划就是应该好好的去执行去的,如果束之高阁,那就得不偿失了。
描写房子的成语(急需十个)
描写房子的成语有:雕梁画栋、巢居穴处、歌台舞榭、土阶茅屋、画栋雕梁
空中有一个房子!打一成语!
空中楼阁
有个房子,有堆烟的成语
炊烟袅袅古时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由于轻烟徐徐回旋上升,若即若离,随风而逝,世间万物无论是什么,或是谁,都如炊烟一样静静地来,静静地逝去,循环不已.夜色朦胧的村庄,在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的映照下,更显一派人间自然景象.炊烟袅袅,意味着安静,和谐,温柔,和一种自然美.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崇敬,和把世间万物都看做成是一种自然常态的道家思想.
一个心里面有一个房子是什么成语
爱屋及乌ài wū jí wū[释义] 乌;乌鸦。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语出] 《尚书大传》卷三:“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正音] 及;不能读作“jǐ”。[辨形] 乌;不能写作“鸟”。[近义] 相濡以沫[反义] 爱莫能助 殃及池鱼[用法] 含褒义;比喻爱这个而兼爱与此有关的人或物;形容过分偏爱或爱得不当。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结构] 连动式。[例句] 他一直珍藏着学生制作的纪念品;~;这正是教师的爱心。[英译] love one thing on account of another[成语故事]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