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父母与孩子的成语 父母与孩子间的成语

父母与孩子间的成语

骨肉相连bai骨肉至亲骨肉亲情唇齿相du依zhi 血浓于水 相亲相爱dao 举案齐眉(1)一往情深回 (2)一唱一和 (3)谊切苔答岑(4)张敞画眉 (5)海誓山盟 (6)流水桃花(7)天长地久 (8)至死靡它 (9)淡水交情(10)情深潭水 (11)桃花潭水 (12)地久天长(13)寸草春晖 (14)范张鸡黍 (15)义结金兰(15)北风之恋 (16)比翼双飞 (17)碧海青天 (19)莫逆之交 (20)情投意合 (21)琴瑟之好(22)含情脉脉 (23)如手如足 (24)如胶似漆(25)深情厚谊 (26)水乳交融 (27)手足之情(28)温情脉脉 (29)相亲相爱 (30)心心相印(33)举案齐眉 (34)患难之交 (35)刎颈之交(36)恋恋不舍 (37)两肋插刀 (38)肝脑涂地(39)依依惜别 (40)难舍难分 (41)生死之交(42)志同道合 (43)舐犊情深 (44)患难之交(45)情同骨肉 (46)情投意合 (47)贫贱之交(48)深情厚谊 (49)骨肉至亲 (50)骨肉相连

形容父母对孩子的成语有哪些?

父爱如山、大爱无疆、copy舐犊情深、无微bai不至、du关怀备至

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成语或俗语有哪些快

夫妻之间:琴瑟和谐 秦晋之好 伉俪情深 就叫宜家居吧。一语双关,既套用了《诗经》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66139中的典故,家居又和家俱谐音。我认为不错呢。你看呢? 1 伯埙仲篪 bó xūn zhòng chí 成语典故: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2 和睦相处 hé mù xiāng chǔ 成语典故: 彼此和好地相处。 成语出处: 例句: 邻里之间应当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3 和气致祥 hé qì zhì xiáng 成语典故: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成语出处: 《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例句: 田家因不分家,那棵紫荆又活转过来,岂不是“和气致祥”的明验吗?(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 4 讲信修睦 jiǎng xìn xiū mù 成语典故: 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成语出处: 《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5 如埙如箎 rú xūn rú chí 成语典故: 埙: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箎: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象埙、箎的乐音一般和谐。比喻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 《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箎。” 6 笙磬同音 shēng qìng tóng yīn 成语典故: 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7 埙篪相和 xūn chí xiāng hè 成语典故: 旧时比喻兄弟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8 宜家宜室 yí jiā yí shì 成语典故: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9 宜室宜家 yí shì yí jiā 成语典故: 形容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成语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例句: 有风有化,宜室宜家。(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 10 其他_ 和睦\和美 家和万事兴 夫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唱妇随 天伦共享 天伦之乐

表现父母与子女间感情的成语

父母与子女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23132之间感情的成语有:舔犊情深!

解释: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母牛舐小牛表示关爱.喻人之爱其子女。也作舔犊之情。

舐犊之情:舐(shì)犊之情。典出《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舐,即舔,但有些惯常用法是不宜用同义词更换的。

解释: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扩展资料:

历史典故:

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日单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曹操手下的主薄杨修是汉末著名的文学家。他才思敏捷,但却恃才放旷,经常在曹操面前耍一些小聪明,惹得曹操很不高兴。曹操每次与曹植议事,见他对答如流,心中不免产生疑问。

曹操的长子曹丕买通曹植左右,把杨修事先替曹植准备好的答案偷出来进呈给父亲。曹操这才恍然大悟,知道又是杨修捣的鬼,便更加疑忌杨修。后来曹操出兵汉中时,找了个借口把杨修给杀了。

事后,曹操遇到杨修的老父亲杨彪,关切地问:“先生近日为何瘦得如此厉害?”杨彪回答道:“昔日汉武帝的近臣、匈奴贵族金日䃅有两个儿子,汉武帝非常宠信他们,让他们在宫中侍奉。

后来金日䃅发现自己的两个儿子淫乱宫中,就一狠心把他俩杀了,免得以后生出祸患。我自愧没有金日䃅那样的先见之明,但毕竟还有老牛舔小牛那样的亲子之爱。”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痛惜爱子被杀的心情。曹操听后,心里也十分过意不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舔犊情深

形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的成语

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教导有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061方、举一反三、循循善诱。一、深入浅出白话释义:用浅显易懂的话把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指文章或讲话)。朝代:明作者:朱之喻出处:·《朱舜水集》:“鸿论深入显出;切中事机;据理辩驳;虽有利口;无所复置其喙。”翻译:鸿论深入显出来;切合时机;根据理辩驳;虽然有利于口;没有再放在它的嘴二、寓教于乐白话释义:把教育跟娱乐融合为一体,使人在娱乐中受到教育。朝代:古罗马诗人作者:贺拉斯出处:《诗艺》:诗人的目标是益人或娱众。三、教导有方白话释义:教育引导很有办法。朝代:清作者:吴研人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翻译:凡此种种,虽然这是他叔祖父教导有方,原因是他福到心灵,官星透露,才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四、举一反三白话释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朝代:春秋战国时期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翻译: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五、循循善诱白话释义:善于有步骤地进行引导。朝代:春秋战国时期作者:孔子及其弟子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翻译:夫子循着次序一步步诱道我;先教我博学文章典籍;然后要我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想停止不学了也不可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