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逍遥”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 无拘无束
发音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6331: wú jū wú shù
释义: 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
示例: 他放开缰绳,任由枣红马~和驰骋。
成语 自由自在
发音: zì yóu zì zài
释义: 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
示例: 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的仙人。(叶圣陶《马铃瓜》)
成语 悠然自得
发音: yōu rán zì dé
释义: 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示例: 荒凉的甲板上,只有~的水手们。(华而实《汉衣冠》八)
成语 安闲自在
发音: ān xián zì zài
释义: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出处: 明·李贽《焚书·预约·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示例: 贤契们不必介怀,只恐朝廷放不下我;若能休致,老夫倒得个~。(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三回
成语 优哉游哉
发音: yōu zāi yóu zāi
释义: 指生活悠闲自在。
出处: 《诗经·小雅·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带有逍遥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逍遥的成语 :逍遥法外、逍遥自在
形容逍遥的成语
散发抽来簪:指弃源官隐居,逍遥自在。bai吞舟漏网du:本指大鱼zhi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同dao“吞舟是漏”。吞舟是漏:本指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消遥自在:指逍遥自得。一觉扬州梦:比喻追忆昔日的繁华逍遥如在梦中刚刚醒悟。沂水舞雩: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沂水弦歌:指知时处世,逍遥游乐。鱼游濠上: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形容人逍遥的成语
形容人逍遥的成语2113安闲自得5261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4102,感到非常舒1653适。 安闲自在 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昂然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博弈犹贤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东游西荡 无所事事,到处闲诳。 东游西逛 无所事事,到处闲诳。同“东游西荡”。
关于逍遥的成语
成语:bai自在逍遥du拼音:zì zài xiāo yázhio解释:无拘dao无束,安闲自得。成语回答:逍遥自在拼音:xiāo yáo zì zài解释:无拘无束,安闲自得。成语:逍遥自得拼音:xiāo yáo zì dé解释:无拘无束,安闲自得。成语:逍遥自娱拼音:xiāo yáo zì yú解释:指无拘无束,自得其乐。成语:逍遥法外拼音:xiāo yáo fǎ wài解释: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出自《逍遥游》的成语有哪些?
扶摇直上、越俎代2113庖、大5261相径庭、不近人情、大而无当4102。1653
扶摇直上
[ fú yáo zhí shàng ]
扶摇:急剧盘版旋而上的暴权风。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出自:“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越俎代庖
[ yuè zǔ dài páo ]
越:跨过;俎:古代祭祀时摆祭品的礼器;庖:厨师。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出 处:“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3.大相径庭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出 处:《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4.不近人情
[ bù jìn rén qíng ]
不合乎人的常情。 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出 处:“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5.大而无当
[ dà ér wú dàng ]
当:底。 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出 处:“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论;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