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努力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努力的成语有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6303765:
一、夙兴夜寐 [ sù xīng yè mèi ]
1.解释:夙:早;兴:起来;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2.出自:《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3.示例:可怜数载宫闱,克勤克俭,~,何敢轻为妄作,有黍姆训。
二、持之以恒 [ chí zhī yǐ héng ]
1.解释: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2.出自:清·曾国藩《家训喻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3.示例:学习要锲而不舍,~,就能取得好成绩。
三、焚膏继晷 [ fén gāo jì guǐ ]
1.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2.出自: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3.示例: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以致损明。
四、业精于勤 [ yè jīng yú qín ]
1.解释: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2.出自: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学业精深在勤奋。
五、勤学苦练 [ qín xué kǔ liàn ]
1.解释: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2.出自:秦牧《秘诀》:“他的儿子听后,再不敢妄图侥幸走上捷径,经过真正的勤学苦练,终于也成为书法家。”
形容奋进的成语有哪些?
发愤图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46332强、奋发图强、发愤忘食、愤发有为、发奋图强。一、发愤图强释义: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出处: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彻底革命。”示例:只要团结一致,发愤图强,我们一定会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二、奋发图强释义: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出处: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示例:如今国难当前,全国人民要同舟共济,奋发图强。三、发愤忘食释义: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白话释义: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示例:他这样发愤忘食,固然令人钦佩,但也要注意弛张有度,不要累坏了身体。四、愤发有为释义:愤发:振作,兴起。精神振作,有所作为。出处:艾芜《云南在我的心地上播下了美好的种子》:“它教人关心国家和世界的大事;鼓舞年青人愤发有为,产生远大的志向。”示例:他愤发有为,从小就抱有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终生的雄心壮志。五、发奋图强释义: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示例:我们正值风华正茂的大好年华,应该发奋图强,实现心中抱负。
拼搏的成语有哪些
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奋身独步:独步:独一无二,无可比拟。指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1326339努力去出人头地。 、事在人为: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努力如何。 、一心一力:犹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善败由己:事情的成功或失败,是由当事人的主观努力所决定的。 、甘贫苦节:甘:自愿;贫:穷苦;苦:尽力地,有耐心地。情愿过贫困的生活,也努力保持忠贞的气节。 、竿头日进: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节俭力行:指生活俭朴,又肯努力躬行。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进,则会随水流后退。比喻学习或做事须克服困难,奋勉向前。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情成功是人做出来的。指在一定条件下,事情的好或坏在于人的主观努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躬体力行:躬体:亲身体验;力行:努力实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开足马力:比喻为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尽最大的努力,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 、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跛行千里: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时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九转功成:转:循环变华。原为道家语,指炼得九转金丹。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 、听命由天:听:任凭;由:顺随。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孜孜不怠: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来处不易: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财物的取得,经过了艰苦努力。 、协力同心: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前功尽灭:功:功劳;尽:完全;灭:废弃。以前的功劳全部废弃。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乐事劝功:指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人一己百: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钻坚仰高:原形容颜渊对于孔子之道的赞叹,后指努力攻读,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极高水平。 、隙穴之窥:比喻执着地努力,最后达到目的。 、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一德一心:德:心意。大家一条心,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
表示奋进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成语: 斗志昂扬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6332
拼音: dòu zhì áng yáng
解释: 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出处: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举例造句: 同学们听了英雄的报告后个个斗志昂扬、争当“活雷锋”。
2、成语: 发奋图强
拼音: fā fèn tú qiáng
解释: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四讲》:“无知丕士麦才智过人,发奋图强,于1866年,用很迅速手段。”
举例造句: 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民日报》1959.9.3
3、成语: 精益求精
拼音: jīng yì qiú jīng
解释: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出处: 《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举例造句: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4、成语: 笨鸟先飞
拼音: bèn niǎo xiān fēi
解释: 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出处: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举例造句: 女儿刻苦、自觉、用功,全靠笨鸟先飞保持了各门功课全班第一。 毕飞宇《九层电梯》
5、成语: 自强不息
拼音: zì qiáng bù xī
解释: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举例造句: 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6、成语: 全力以赴
拼音: quán lì yǐ fù
解释: 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出处: 清·越翼《廿二史札记·五·东汉尚名节》:“盖当时荐徵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举例造句: 他们缺乏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高兴的欢迎的全力以赴的精神。(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
7、 成语: 力争上游
拼音: lì zhēng shàng yóu
解释: 上游:河的上流,比喻先进的地位。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出处: 清·赵翼《瓯北诗话·五言古·闲居读书作之五》:“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举例造句: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茅盾《白杨礼赞》
8、成语: 卧薪尝胆
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释: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举例造句: 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卧薪尝胆,刻苦训练。
形容一起奋斗的成语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精诚团结一、众志成城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解释: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53339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出自:《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翻译: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大家都说同样的话,其力量足以能熔化金属。示例:段祺瑞既得国务员同情,便以为众志成城,正可一战。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八回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二、万众一心 [ wàn zhòng yī xīn ]解释: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出自:《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示例:万众一心,同声呼吁,力抗汉奸,唤醒政府。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0八回翻译:团结一致,一起呼吁,全力抵抗汉奸,唤醒政府。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三、患难与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解释: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翻译:越王这个人脖颈长,嘴长得象鸟喙。这种人只能与共患难,不能同安乐。示例:高桂英毕竟是他的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和好帮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三章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彼此关系密切,利害一致四、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解释: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翻译:吴国人和越国人互相厌恶,(但是)当他们同船渡河的时候,(如果)遇到风浪,他们互相救助就如同左右手那样。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五、精诚团结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解释: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出自:《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示例:困难当头,更要精诚团结。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