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国学的成语 形容国学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国学的成语有哪些?

博大bai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博du:广,多。 形容zhi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dao

经天纬版地[ jīng tiān wěi dì ] :经、纬:权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 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治国安民[ zhì guó ān mín ] :治:治理;安:安定。 治理国家,安定人民。

高深莫测[ gāo shēn mò cè ]: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 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百思不解[ bǎi sī bù jiě ] :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关于国学的成语

成语,是中2113国汉字语言词汇中5261一部分定型的词组4102或短句,是1653汉文化的回一大特色。成语有很大一答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一般用四个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

关于国学的成语有哪些?

九鼎2113一丝:犹言一发千钧5261。喻非常危急。

九4102变十化:1653犹言变化无穷。

乞哀回告怜:乞答求同情怜悯。

予夺生杀:《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 等权力。后因以“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

承上起下:承接前者,引出后者。

承星履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乾净利索: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九霄云外:比喻极高极远的地方。

乳臭未乾:身上的奶腥味还没有退尽。讥刺人幼稚无知。

乞浆得酒:比喻所得超过所求。

描写国学的成语有哪些?

1、九霄bai云外

读音:dujiǔ xiāo yún wài

释义:在zhi九重天的外面。比喻非dao常遥远的地方回或远得无影答无踪。

2、承星履草

读音:chéng xīng lǚ cǎo

释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3、予夺生杀

读音:yǔ duó shēng shā

释义:作定语、宾语;指统治者的大权

4、九鼎一丝

读音:jiǔ dǐng yī sī

释义:是指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

5、乞浆得酒

读音:qǐ jiāng dé jiǔ

释义: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关于“国学”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关于“国学”的四字词语有: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唐宋诗词、西学东渐、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63036传统文化、六朝骈文。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 “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扩展资料:

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

现“国学”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