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形容成语的词 形容词语用的好的成语是什么?

形容词语用的好的成语是什么?

高谈阔论、深入浅出、能言善辩、巧舌如簧、侃侃而谈、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93739舌灿如花、对答如流。

形容期待的成语

1.拭目以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53261俟: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同“拭目以待”。2.觊觎之心: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指非分之想。3.计日以俟:数着日子等待。极言盼望之殷切。4.人望所归:人望:众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5.不期而然: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6.翘首企足:仰起头,踮起脚。形容盼望殷切。7.付与东流:付:交给;东流:向东的河流。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8.梦寐以求:寐:睡着。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9.仓箱可期:仓箱:盛粮食的工具。粮仓有望装满。比喻丰收大有希望。10.枯苗望雨:形容殷切盼望。11.悬悬而望: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12.人心思治:心:指愿望;治:社会局势安定,得到治理。民众都希望国家安定。13.望子成龙:望:盼望。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14.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15.企而望归:企:踮起脚后跟。踮起脚后跟盼望归来。形容殷切地期望。16.倾耳戴目:戴目:仰视的样子,指望着远处。形容期待、盼望的样子。17.皮松骨痒:形容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18.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19.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带形容词的成语

如花似醉’二八年华

形容诗词优美华丽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诗词优美华丽的成语有:沉博绝丽、超超玄著、沉思翰藻、辞致雅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93738赡、缀玉联珠

1、沉博绝丽[chén bó jué lì]:沉:深长;博:渊博。 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出处] 汉·扬雄《答刘歆书》:“雄为郎之岁,自奏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愿不受三岁之奉,且休脱直事之由。”

2、超超玄著[chāo chāo xuán zhù]: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著:明显。 言论、文辞高妙明切。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3、沉思翰藻[chén sī hàn zǎo]:寓意深刻,文辞华丽

[出处]《文选》

4、辞致雅赡[cí zhì yǎ shàn ]:辞致:文辞的意境和情调;赡:充裕。指文辞的立意和情调高雅脱俗。

[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梁元帝《荆州颂》,辞致雅赡。”

5、缀玉联珠[zhuì yù lián zhū]: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唐宣宗 《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出处]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形容“非常特别”的成语或者词语有哪些?

独一无二[ dú yī wú èr ]:没有相同的或没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93739有可以相比的。

独辟蹊径[ dú pì xī jìng ]: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独树一帜[ dú shù yī zhì ]: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独来独往[ dú lái dú wǎng ]: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 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一花独放[ yī huā dú fàng ]: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不同凡响[ bù tóng fán xiǎng ]:凡响:平凡的音乐。 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出类拔萃[ chū lèi bá cuì ]: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标新立异[ biāo xīn lì yì ]: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鹤立鸡群[ hè lì jī qún ]: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 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格格不入[ gé gé bù rù ]:格格:阻碍,隔阂。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

独具一格[ dú jù yī gé ]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格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