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和有关的成语
与和有关的成来语有和蔼近自人、和2113蔼可亲、和璧隋珠、和而5261不唱、和而不同、和风细雨。介4102绍如下1653:
1、和蔼可亲,指一个人的修养很好,态度温和,容易接近,一般指老人。也可以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是指和气,谦逊。
2、和璧隋珠,和壁是和氏璧,隋珠是古传说中的夜明珠。比喻极珍贵的东西。春秋时珠宝匠卞和发现一块璞玉,进献给楚厉王,楚厉王砍了他的左脚,进献给楚武王,楚武王砍了他的右脚,只有楚文王识货,这块玉叫“和氏璧”。
3、和而不唱,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出自《庄子·德充符》:“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城。”意思就是说不坚持自己的说法,那么知道的也就很多。
4、和而不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和而不同”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早就产生了,它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
5、和风细雨, 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比如同志之间开展批评要和风细雨,不能简单粗暴。
与联系有关的成语
与联系有关的成语有耳不离腮、不解之缘、事出有因、水乳交融、顺理成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3646465章等。
一、耳不离腮 [ ěr bù lí sāi ]
接近,亲密。
出处:李文元《婚事》:“别人说他俩是耳不离腮,影不离形,好的活像一个人。”
二、不解之缘 [ bù jiě zhī yuán ]
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出处:《文选·古诗十九首》:“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译文:绮缎上面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我要将它做条温暖的合欢被。床被内须充实以丝绵,被缘边要以丝缕缀。丝绵再长,终究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终究有松散之日。
三、事出有因 [ shì chū yǒu yīn ]
事情的发生有它的原因。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郭道台就替他洗刷清楚,说了些‘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话头,禀复了制台。”
四、水乳交融 [ shuǐ rǔ jiāo róng ]
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从前虽是亲热究有男女之分,此时则水乳交融矣。”
五、顺理成章[ shùn lǐ chéng zhāng ]
形容写文章或做事,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出处:清·吴趼人《九命奇冤》九:“(桂仙)歇了一歇道:‘姑妈,我父亲当日,虽然说发的是横财,却是顺理成章,自然到手的,并不是悖入之物。’”
与三有关的成语
与三有关的成语有
一、三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6303164成虎 [ sān rén chéng hǔ ]
1.解释: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二、三缄其口 [ sān jiān qí kǒu ]
1.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2.出自: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3.示例: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三、孟母三迁 [ mèng mǔ sān qiān ]
1.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2.出自: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四、丢三落四 [ diū sān là sì ]
1.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2.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3.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五、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1.解释: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2.出自:老舍《赵子曰》第三章:“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
3.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
与语言有关的成语
妙语连珠、豪言壮语 、胡言乱语、甜言蜜语、金玉良言等。1、妙语连珠解释:连珠:串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6434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示例:他妙语连珠地发言让大家捧腹大笑。2、豪言壮语解释:豪迈雄壮的言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出自:明·焦竑《玉堂丛语·一·文学·丘濬》:“(丘濬)即席联句,动辄数百言。豪言警语,如壮涛激浪,飞雪走雷,去触山而迸发。”译文:丘濬当场滔滔不绝,动辄数百句。豪说警示语,像是壮波涛冲击浪,飞雪走雷,去撞山而迸发。示例: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那么必有大气磅礴,感人极深,指出方向……的革命浪漫主义。 ◎茅盾《老兵的希望》3、胡言乱语解释: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乱语。虽然如是,且放过一著。”译文:这两个老汉,每个人喜欢与三十棒。为什么?一个说长对短,一个胡言乱语。但是像这样,而且放超过一个显著。示例:你则管哩便~,将我厮花白。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4、甜言蜜语解释:像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的动听的话。出自: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化一盏茶吃,你可是甜言蜜语的,出家人那里不是积福处。”译文:化一杯茶吃,你可以说是甜蜜语的,出家人那里不是积福处。示例:卞福坐在旁边,~,劝了一回。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5、金玉良言解释:金玉:黄金和美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译文:小姐金玉之说,我有一刻的肺腑之言。示例:老哥哥教导的话,句句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
与带有关的成语
安眉带眼 长了bai眉毛,有了眼睛。du意思是同样zhi是一个人。 褒衣博带dao 褒、内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容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布衣韦带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带金佩紫 金:金印。紫:紫绶。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形容地位非常显赫。 带牛佩犊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带着铃铛去做贼 比喻要干隐秘的事而自己先声张出去。 峨冠博带 峨:高;博:阔。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 分钗断带 钗分开,带断了。比喻夫妻的离别。 夫人裙带 指因妻子方面的关系使丈夫得到官职或其他好处。 高冠博带 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革带移孔 形容身体因老病而日惭消瘦。 冠袍带履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