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成语建筑的成语 形容建筑物的成语

形容建筑物的成语

高耸入云、高楼大厦、干云蔽日、高屋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6316264瓴、拔地倚天,具体解释如下:

一、高耸入云

解释: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自: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前程似锦、前程万里

反义词日暮途穷、穷途末路

二、鳞次栉比:[ lín cì zhì bǐ ]

解释: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出自:王韬《瀛壖杂志》:“东关外羊毛衖左右,闽粤游民群聚于此,赌馆烟舍,鳞次栉比。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建筑物多而集中

近义词:密密层层 ,密密麻麻 ,星罗棋布, 鳞萃比栉

反义词:参差不齐 ,杂乱无章 ,错落有致

三、干云蔽日

解释: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或建筑物高大。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译文:遮天蔽日的大树,是从青青的嫩芽生长起来的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树木高大

四、高屋建瓴

解释: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出自:《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高屋建瓴,雄浑奔放。”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居高临下

近义词:高高在上、高层建瓴、建瓴高屋、居高临下、瀽瓴高屋

反义词: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五、错落有致

解释: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出自: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遍山皆青皮古松,不下数百株,太湖石亦高低错落有致,异鸟飞翔,哢音木杪,真蓬莱仙境也。”

译文:山上遍地都是青草和松树,估计有一百多棵树,太湖石高高低低,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各种各样的鸟类四处飞,声音游荡在树木间,真是蓬莱仙境啊。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指事物布局合理可爱。

形容建筑的成语

巧夺天工、不同凡响、古色古香、举世闻名、别有洞天、雕梁画栋、首屈一指、金碧辉煌

高楼大厦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53239、富丽堂皇、亭台楼阁、出类拔萃、八面玲珑、美轮美奂、鹤立鸡群、高屋建瓴

鳞次栉比、琼楼玉宇、重峦叠嶂、高耸入云

1、不同凡响:[ bù tóng fán xiǎng ]

详细解释

解释: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出自: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自学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表示才能出众,本领高强

2、巧夺天工:[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详细解释

解释: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自:元·赵孟頫《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示例:天堑也能飞渡,人力~。 ◎吴玉章《庆祝长江大桥通车》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3、古色古香:[ gǔ sè gǔ xiāng ]

详细解释

解释: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出自:宋·赵希鹄《洞天清录》:“古画色墨,或淡墨,则积尘所成,有一种古香可爱。”

示例:你可以从明亮的窗玻璃后面看到~的字画、

4、举世闻名:[ jǔ shì wén míng ]

详细解释

解释:举世:全世界。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示例:中国的象牙雕刻是杰出的,北京的山水人物和广州的花卉动物牙雕,尤其~。 ◎秦牧《高高翘起的象鼻子》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5、雕梁画栋:[ diāo liáng huà dòng ]

详细解释

解释: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出自: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成栊,郁巍巍画梁雕栋。”

示例:正面五间上房,皆是~,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鹉画眉等雀儿。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建筑物很华丽

形容建筑很多成语

鳞次栉比bai_成语解释拼音:lín cìdu zhì bǐ释义zhi:栉:梳篦的总称dao。象鱼鳞和内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容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出处:《诗经·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例句:东关外羊毛衖左右,闽粤游民群聚于此,赌馆烟舍,~。(清·王韬《瀛壖杂志》)

形容建筑的成语有哪些

1、碧瓦朱2113甍 [bìwǎzhūméng]:形5261容建筑物的华丽美观4102。出自唐·杜甫1653《越王楼歌》:“专孤城西北起高楼,碧属瓦朱甍照城郭。”2、雕梁画栋 [diāoliánghuàdòng]: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出自元·无名氏《看钱奴》:“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3、碧瓦朱檐 [bìwǎzhūyán]:形容建筑的华美。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4、宏伟壮观 [hóngwěizhuàngguān]:形容景象、建筑雄伟。出自肖兵《太行青松》:“在松柏映衬下,那盘绕在山腰的红旗渠更加气势磅礴,宏伟壮观。”5、气势磅礴 [qìshìpángbó]: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壮大。出自宋·文天祥《文山集·指南后录·正气歌》第十四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形容建筑物高大的成语

高耸入云、高楼大厦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53261、干云蔽日、高屋建瓴、拔地倚天。一、高耸入云解释: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出自: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二、高楼大厦解释:厦:高大的房子。指高耸的楼房。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示例:亲戚同~,朋友共肥马轻车。元代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三、干云蔽日解释: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或建筑物高大。出自:《后汉书·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示例:南山落落千尺松,~摇青葱。宋代洪刍《老圃集·松棚》。四、高屋建瓴解释: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示例: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雄浑奔放。《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五、拔地倚天解释: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出自:唐代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示例:那悬崖之上,一株株苍松翠柏~,傲然屹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