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什么久等成语
成语是三六九2113等,久等谐音5261九4102等。1 成语解释三六九等(1653sān liù内 jiǔ děng)解释:广义:对世间容乃至宇宙万物的类别及级别进行区分、归属;狭义:对人所拥有的物质、思想、职业等的层次高低进行区分。2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只不过我这一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三六九等了。”早有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把古今人物归入其《汉书.古今人表》的“九品量表”之中,分为上(上智).中(中人).下(下愚)三等。在每个等级中又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以及下上.下中和下下三等。这也许就是后人分三六九等的来源吧。---元朝“三教九流”: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八举九解元。”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卜(卜卦),七僧八道九棋琴。”下九流:“一流高台(唱戏)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剃头),五流池子(北方的澡堂子)六搓背,七修八配(给家畜配种)九娼妓”。也有说人分十等,意思是人分贵贱。过去的说法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等三的成语有哪些
三十而立、三位一2113体、三人成5261虎、三皇五帝、岁寒三友4102、1653朝三版暮四、三从四德权、三顾茅庐、孟母三迁、韦编三绝、三纲五常、三妻四妾、狡兔三窟、三教九流、退避三舍、入木三分、三山五岳、绕梁三日、举一反三、此地无银三百两、三魂七魄、约法三章、三阳开泰、三缄其口、三省吾身、二桃杀三士、三长两短、连中三元、三五成群、两面三刀
三什么什么的成语
三百六du十行、三六九等、三言zhi两语、dao三寸不版烂之舌、三思而行、三坟五典、三三两两、三跪九权叩、三星在户、三年五载、三余读书、三番五次、三豕涉河、三朝元老、三告投杼、三心两意、三三四四、三星在天、三天两头、三寸之舌、三媒六证、三贞九烈、三番两次、三老四少、三回九转、三台八座、三户亡秦、三折肱为良医、三十六行、三亲六眷
什么什么三什么的成语
什么什么三什么的成语:火冒三丈、约法三章、退避三舍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66362、入木三分、垂涎三尺。1、火冒三丈解释: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出自:陶菊隐《筹安会六君子传》:“章太炎以自己惨淡经营《民报》多年,一旦复刑,竟被摈斥,不由得火冒三丈。”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愤怒到极点近义词怒气冲冲、暴跳如雷反义词心平气和2、约法三章解释: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出自:我们很郑重地和工头约法三章,什么时候交稿,什么时候看校,什么时候拼版。 邹韬奋《经历·种种尴尬》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3、退避三舍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出自:我说姊姊不过,只得退避三舍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委曲求全、避君三舍、远而避之、望而生畏、退徙三舍反义词针锋相对、锋芒毕露、长驱直入、争权夺利、挺身而出、你追我赶、以牙还牙、迎头赶上、周旋到底、迎难而上4、入木三分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出自: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秦牧《手莫伸》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近义词力透纸背、鞭辟入里、刻画入微、铁画银钩、一语道破、一语破的反义词不着边际、走马观花、略见一斑、一知半解5、垂涎三尺解释: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出自:老舍《赵子曰》第三章:“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近义词馋涎欲滴、野心勃勃、垂涎欲滴反义词不屑一顾、视如敝屣、敝屣视之、不忮不求
三什么什么什么成语
三豕涉河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三星在天指新婚。三迭阳关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三浴三衅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三茶六饭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三翻四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达,说明。多次命令和告诫。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三媒六证旧时婚姻,由父母包办,还必须有媒人介绍。表示郑重其事。三户亡秦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三人为众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三五成群几个人、几个人在一起。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三十六策,走为上策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三位一体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常用来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紧密不可分的整体。三朋四友泛指各种朋友。三平二满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三街六巷泛指大街小巷。三头两绪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三旬九食旬:十天叫一旬。三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5313763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三占从二三个人一同算卦,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三魂七魄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三生有幸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很幸运。比喻非常幸运。三过其门而不入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三班六房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三曹对案指审问对质。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三妻四妾妻妾众多的意思。三三五五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三天两头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三尸暴跳形容人气愤到极点。三六九等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三战三北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三姑六婆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三头六臂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三三两两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三瓦两舍瓦、舍:宋、元时指妓院及各种娱乐场所。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三月不知肉味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成为内行。也指高明的医道。三更半夜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三对六面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三头对案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三番五次番:遍数。一再,多次。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三寸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三寸不烂之舌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三旨相公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三智五猜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三分鼎足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三灾八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三十三天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言两语几句话。形容话很少。三差两错比喻偶然的差错。三贞九烈贞:贞操;烈:节烈。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三寸鸟,七寸嘴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三衅三浴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三百六十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三头两面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三阳开泰《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三纸无驴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三十六行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三年化碧指忠心不泯。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后借指远古时代。三星在户表示新婚之喜。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三邻四舍〖解释〗泛指邻居。三百瓮齑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三般两样①多个。②耍手段,弄花样。三榜定案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三病四痛谓病痛很多。三步两脚快速行走貌。三不拗六谓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三茶六礼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三差五错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三长四短①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三朝五日三、五天。三等九般同“三等九格”。三等九格犹三六九等。三冬二夏犹言三两年。三番两次屡次,多次。三反四覆反复无常。三翻四覆翻:转。反复无常。三风十愆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三复白圭《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三夫之对见“三夫之言”。三夫之言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三告投杼《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告投杼”比喻流三宫六院泛指帝王妃嫔。三顾草庐见“草庐三顾”。三跪九叩叩:磕头。最敬重的礼节。三好二怯同“三好两歹”。三好两歹谓时好时病。形容体弱。三好两歉同“三好两歹”。三槐九棘《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郑玄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后以“三槐九三环五扣形容捆绑结实。三回九转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三回五次多次。三魂出窍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三荤五厌泛指荤腥食物。三饥两饱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三家村指偏僻的小乡村。三谏之义《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三江七泽泛指江河湖泽。三江五湖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三脚两步①形容走得快。②谓走不多远。三街两市泛称各街市。三节两寿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三街六市同“三街两市”。三老四少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三毛七孔《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因以“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机。三沐三熏亦作“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三臡八菹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三年五载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三婆两嫂犹言三妻四妾。三期贤佞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后以“三期贤佞”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三迁之教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三亲六故亲戚故旧的总称。三亲六眷三亲:父母、兄弟、夫妇;眷:家属、亲戚。泛指众亲戚。三亲四眷见“三亲六眷”。三清四白谓非常清白。三求四告再三求告。三拳二脚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三日新妇旧时过门三日之新妇,举止不得自专。因以喻行动备受拘束者。三三四四犹言三三两两。三山五岳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三尸五鬼比喻奸佞之臣。三兽渡河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三首六臂同“三头六臂”。三思而行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三台八座泛指高官重臣。三汤两割①泛指烹饪之事。②指各种肴馔。三汤五割见“三汤两割”。三头八臂见“三头六臂”。三头两日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三头六面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三头六证众多的人证。三吐三握《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后以“三吐三握”为求贤殷切之典。三瓦两巷见“三瓦两舍”。三窝两块①谓有多房妻妾。②指众多的子女。三徙成都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三徙成国见“三徙成都”。三写成乌同“三写易字”。三写易字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三心两意见“三心二意”。三熏三沐①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三言讹虎犹三人成虎。三言两句见“三言两语”。三阳交泰见“三阳开泰”。三盈三虚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三怨成府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三灾六难见“三灾八难”。三折肱为良医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三贞五烈见“三贞九烈”。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出处 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示例 故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释义〗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三叠阳关〖解释〗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