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用就开头的成语 以就开头的四字成语

以就开头的四字成语

就开头的成语抄1  就地取材bai:就:随。在本du地找需要的材料。zhi比喻不依靠外力,dao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就地正法: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就棍打腿:比喻乘便或顺势行事。  就事论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  就汤下面:比喻顺势或趁机行事。  就虚避实: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就正有道: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就开头的成语2  就地取材  就地正法  就棍打腿  就楼磨刀  就日望云  就日瞻云  就深就浅  就石磨刀  就实论虚  就事论事  就汤下面  就虚避实  就正有道  就职视事

就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就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就地取材、就事论事、就地正法、就日望云、就楼磨刀、就石磨刀、就正有道、就日瞻云、就汤下面、就实论虚、就棍打腿、就深就浅

“就”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就”字开头bai的成语有:

就地取材du [jiù dì qǔ cázhii]在本地找需要dao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专力,充分发挥属本单位的潜力。

就地正法 [jiù dì zhèng fǎ]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就棍打腿 [jiù gùn dǎ tuǐ]比喻趁机行事。

就楼磨刀 [jiù lóu mó dāo ]就:迁就。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就日望云 [jiù rì wàng yún]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万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就日瞻云 [jiù rì zhān yún ]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就深就浅 [jiù shēn jiù qiǎn ]比喻做事善于因地制宜,能够变通。

就石磨刀 [jiù shí mó dāo ]就:迁就。比喻用力多,得益少。

就事论事 [jiù shì lùn shì]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现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

用用开头的成语

用字开头的成2113语有5261:用武之地、用舍行藏4102、用行舍藏、用心良1653苦、用兵如神、专用属之不竭、用寒远寒、用夏变夷、用其所长、用违其长、用尽心机、用钱如水、用人惟才、用志不分、用非所长、用智铺谋、用非所学、用天因地、用心用意、用一当十、用非其人、用心竭力、用管窥天、用逸待劳、用贤任能、用其所欲。

1、用武之地

[yòng wǔ zhī dì]

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2、用舍行藏

[yòng shě xíng cáng]

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是儒家对于出处进退的态度。也说用行舍藏。

3、用心良苦

[yòng xīn liáng kǔ]

用心:认真思考;良:很。很费心思地反复思考。

4、用兵如神

[yòng bīng rú shén]

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5、用其所长

[yòng qí suǒ cháng]

使用人的专长。

以一开头的成语

一、一往无前

1、读音:[ yī wǎng wú qián ]

2、释义:指不把前进道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3643637上的困难放在眼里,无所畏惧、奋勇前进。

3、出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二、一事无成

1、读音:[ yī shì wú chéng ]

2、释义: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3、出自: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4、译文:鬓毛不觉得白毵毵;一时没有成就百不堪。

三、一五一十

1、读音: [ yī wǔ yī shí ]

2、释义:数数目时往往以五为单位,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数下去,因此用“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

3、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四、一鸣惊人

1、读音:[ yī míng jīng rén ]

2、释义:用以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3、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4、译文: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

五、一年一度

1、读音:[ yī nián yī dù ]

2、释义:指每年一次。

3、出自: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唯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4、译文:只有春风应最珍惜,一年一度一回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