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眼的成语 带有“眼”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眼”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眼”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3733的成语有:“贼眉鼠眼、大开眼界、望眼欲穿、眼花缭乱、火眼金睛、低眉顺眼、过眼云烟、眼高手低、睡眼惺忪、浓眉大眼、另眼相看、眉开眼笑、以眼还眼、眼疾手快、有板有眼、冷眼旁观、头晕眼花、有色眼镜、开阔眼界、一板一眼、眼不见为净、正法眼藏、眉来眼去、见钱眼开”等。

带“眼”的成语有哪些?

带“眼”的成语2113有:5261白眼相看, 反眼4102不识 ,佛眼相看 ,狗眼看人1653 ,过眼烟云 ,火眼专金睛 ,狼眼鼠属眉 ,冷眼静看 ,安眉带眼 ,白眉赤眼, 傍观冷眼, 豹头环眼, 别具只眼,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愁眉泪眼 ,愁眉锁眼 ,打马虎眼大处着眼 ,低眉垂眼 ,低眉顺眼, 独具只眼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

描写眼睛的成语

眉清目秀、眉目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66261如画、愁眉苦目 、炯炯有神、回眸一笑一、眉清目秀 [ méi qīng mù xiù ]解释: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出自:元·无名氏《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小孩唤做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二、眉目如画 [ méi mù rú huà ]解释:形容容貌端正秀丽。出自:南朝 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援自还京师,数被进见。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译文:援引自回京城,多次被召进宫见。为了以好的面目示人,他染了头发剃了胡子,容貌端正秀丽。三、愁眉苦目 [chóu méi kǔ mù]解释: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或神色。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 译文:在别人面前把好听的话都说遍了,在暗地里愁容满面。四、炯炯有神 [ jiǒng jiǒng yǒu shén ]解释: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出自:明·李开先《闲居集·九·泾野吕亚卿传》:“先两目炯炯有神,须虽整秀,异不多耳。”译文:两目炯炯有神,需要即使整秀,不同不多了。五、回眸一笑 [ huí móu yī xiào ]解释: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译文: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万分。

“眼”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眼花缭乱 [ yǎn huā liáo luàn ]:缭乱:纷乱。 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眼意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2心期[ yǎn yì xīn qī ]:形容双方愿望一致,精神互相沟通。 唐 韩偓 《青春》诗:“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 秦 楼。”亦作“ 眼约心期 ”。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夜宴即事》曲:“玉纤寒试调筝雁,眼约心期不暂闲。”

眼不交睫[ yǎn bù jiāo jié ]:同“ 目不交睫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吴氏 倍加扫兴,忿怒不已,眼不交睫,直到天明。”

眼观六路[ yǎn guān liù lù ]:眼睛看到四面八方。 形容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全面了解。

眼中有铁[ yǎn zhōng yǒu tiě ]:比喻军容整肃。

眼明手捷[ yǎn míng shǒu jié ]:见“ 眼明手快 ”。

眼空一世[ yǎn kōng yī shì ]:犹目空一切。《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秦观 ﹞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眼泪洗面[ yǎn lèi xǐ miàn ]:泪流满面。形容极端悲痛。 宋 王銍 《默记》卷下:“ 李国主 归朝後与 金陵 旧宫人书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宋 陆游 《避暑漫抄》:“ 韩玉汝 家有 李国主 归朝与 金陵 旧宫人书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眼光如豆[ yǎn guāng rú dòu ]:同“ 目光如豆 ”。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昔人谓 东坡 词非正声,此特拘於音调言之,而不究本原所在;眼光如豆,不足与之辩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眼光愈锐利,见识愈深广,选本固然愈准确,但可惜的是大抵眼光如豆,抹杀了作者真相的居多。”

成语接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