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四邻八舍、bai四时八节、du四通八达、四平八zhi稳、四面八方。
一、四邻dao八舍
白话专释义:指左右邻居属。
朝代:明
作者:伏雌教主
出处:·《醋葫芦》第六回:“四邻八舍,送人情。”
翻译:左右邻居送人情。
二、四时八节
白话释义:泛指一年中的各种时令、节日。
朝代:唐
作者:马总
出处:·《意林》卷一引《隋巢子》:“鬼神为四时八节以纪育人。”
翻译:鬼神是一年中的各种时令、节日来纪念育人的人。
三、四通八达
白话释义: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
朝代:唐
作者:房玄龄
出处:《晋书·慕容德载记》:“滑台四通八达;非帝王之居。”
翻译:滑台交通方便,这不是帝王的生活场所
四、四平八稳
白话释义: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出处:·《水浒》:“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
翻译:生得面白又肥胖;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
五、四面八方
白话释义: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人们从~来到北京。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
朝代:宋
作者:释道原
出处:·《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
翻译:忽然遇到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应该怎么生呢?
四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四方之志、2113四海升平、四5261分五裂、四清4102六活、四脚朝天、四时充1653美、四角俱全、版四通八达、权四面八方、四时八节、四海一家、四大皆空、四山五岳四书五经、四体不勤、四海为家、四海九州、四马攒蹄、四平八稳、四海承风、四海鼎沸、四肢百骸、四战之地、四面楚歌
四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四面八方 [ sì miàn bā fāng ] 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人们从~来到北京。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四通八达 [ sì tōng bā dá ]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四分五裂 [ sì fēn wǔ liè ] 形容分散、不统一、不团结。《战国策·魏策一》:“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四季如春 [ sì jì rú chūn ] 四个季节都像春天一样。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四书五经 [ sì shū wǔ jīng ]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它们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平八稳 [ sì píng bā wěn ] 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四战之地 [ sì zhàn zhī dì ] 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四大皆空 [ sì dà jiē kōng ] 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印度古代认为地、水、火、风是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佛教称为四大。)四海为家 [ sì hǎi wéi jiā ] 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汉书·高祖纪》:“天子以四海为家。” 后比喻志在四方,不留恋乡土或家庭。也形容人漂泊无定所。四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3656635海:泛指天下。四脚朝天 [ sì jiǎo cháo tiān ]
也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那些?
没有也字开头的成语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73234带有也字的成语有:成语:必也正名拼音:bìyězhèngmíng解释: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拼音:chéngyěxiāohé,bàiyěxiāohé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成语:之乎者也拼音:zhīhūzhěyě解释: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成语: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拼音:rénzhījiāngsǐ,qíyányěshàn解释: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成语:来而不往非礼也拼音:[láiérbùwǎngfēilǐyě]解释: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出处:《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