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学成语的建议 小学教材成语部分编写的建议是什么? (下)

小学教材成语部分编写的建议是什么?(下)

3.注重成语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2636336积累,但忽视了成语的运用儿童学习母语的动机是为了进行交际。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关于儿童习得的研究表明,“以语言运用为中心”是儿童快速学习语言的根本途径与方法。所以,学了就要用。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新版教材比较注重成语的积累。但是,对于成语运用方面重视不够。从教材中涉及成语的各栏目的具体要求中能够明显地看出,新版教材不仅对于课文中没有出现的成语的运用的环境和条件没有强调,即使是课文中出现的成语,对其运用的环境和条件也没有强调。课文中出现的成语,由于有具体的语言环境,以该成语出现的环境作为范例,让学生在使用时有据可依,相对来说,发生运用错误的情况要少一些。但是,对于出现于静态环境中的成语,学生在运用时特别容易出现错误。原因在于,孤立出现的成语,学生经常会从字面上进行理解。理解出现了错误,自然在使用中也会出现问题。实际上,我们自己也有类似的经验,单个的词语难以确定意义,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就可以大致猜出其意义。还有些成语,虽然包含的字词比较简单,但是从字词表面的意义并不能推测出成语的含义。学生掌握了这些成语的读音和形式,通过上下文也能大致理解其含义,但是却经常会误用。因此,教材中有必要给出一些成语运用的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有关成语的知识。成语积累,并不仅仅是指会读、会写、会背成语,更重要的是理解成语的含义,进一步学会恰当地使用成语。总的来说,成语积累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准确、熟练地运用成语。所以,在小学阶段,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积累成语的习惯,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成语运用意识。三、编写建议针对教材中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如下编写建议:1.提高成语的复现率在选择课文或改写相关材料时,应尽可能提高单个成语的复现率。尤其是对一些常用成语,在同册或不同册的教材中,最好能让其多次出现,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运用。2.让近义或反义成语集中出现某篇或某单元课文中出现了一些成语,在课后或单元练习中可以把与上述成语的含义相近或相反的成语集中到一起,从意义聚合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成语。例如“同心协力”与“齐心协力、齐心合力、众志成城”,“三心二意”与“一心一意”,“叫苦连天”与“叫苦不迭”,“聚精会神”与“目不转睛”,“左顾右盼”与“东张西望”,等等。3.安排以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在四年级或五年级教材中,可以考虑以成语为主题,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内容包括成语的形式、意义、来源、语法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成语各方面的特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够与惯用语、俗语、谚语等熟语形式区别开来。关于成语的形式、意义、来源等知识,并不一定要直接以文字形式告诉学生,也可以让他们通过对成语的复习自己总结出来。4.充分发挥“语文园地”栏目的作用在“语文园地”中可以安排一些与成语相关的游戏,如“成语接龙”、“成语猜谜”、“成语填数字”、“动作猜成语”、“图片猜成语”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把属于同一语义场的成语编成易于上口和背诵的歌曲或者韵语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新版教材中已经进行了尝试,可以考虑把范围扩大一些。对于在语音和形式方面容易混淆的成语,应适当补充一些对比练习,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辨别。对学过的成语进行分类巩固。如描写自然风景的、描写人物性格的、描写人物心情的、描写动物的、以动物比喻人的、包含数字的等。教材可以直接给出归类,也可以给出成语和类名,由学生自己完成归类工作。通过“我的发现”栏目,可以让学生在对同类成语的比较中归纳学习成语的方法。譬如,对成语中数字的理解。成语中的数字,有的是实指,如八仙过海、五官端正、一举两得、一枝独秀等;更多的是虚指,有时表示数量多,如千山万水、千家万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七嘴八舌、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湖四海、三心二意等;虚指有时指的是数量少,如九牛一毛、三言两语、一丝不苟、一言不发、一尘不染等;还有的表示一个大概数量,如三三两两、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又如,“一X一Y”表示“X、Y”反复进行或出现,例如,一瘸一拐、一摇一晃、一来一往等。对成语的运用提出明确的要求。对低年级学生,可以让他们做搭配、造句和写话方面的练习。对中、高年级学生,在“口语交际”、“写作”中对其提出成语运用的明确要求,补充语言材料,对成语的使用与不用、妙用与误用等多种情况进行对比,使学生从中得到直观的印象,尤其是对于课本中或者学生习作中出现的成语妙用的实例,要让学生交流、揣摩其中的妙处,了解成语在提高表达效果方面的作用,让他们也尝试着使用。5.加强对教师配套用书中的成语教学指导教材是教师用于教学、学生用于学习的材料,也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一本语言知识编排合理的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来说,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语是汉语词汇的精华部分。在小学阶段注重对成语的积累,对于提高国人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而就做好小学生的成语积累工作,提高他们的成语运用能力,加强他们对成语形式、读音、意义和用法的掌握来说,教材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怎么学习成语?

首先,如果抄你的时间紧张bai,需要短时间积累du。建议买一本书,平zhi时像看小说一样休息看、dao睡前看,集中记忆

其次,先了解在记忆,无论你的是否紧迫。每一个成语都有典故或者来源,可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可能是一句优美的诗词,把它当做一个故事的题目,一句诗的凝炼,这样很容易记住成语。

最后一点,一定要多用,大胆的去使用成语。虽然可能会有尴尬产生,但次数多了也就不以为然了,练出来了自然成语就记住了。

想每天学一个成语,有没有推荐的?

我觉得从基本数字开始,一心一意,二三其德,三心二意,四分五裂,五光十色,六六大顺,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九归一,十全十美等,然后找一本成语词典,一天记住3-5个,很容易的

关于学习方面的关于学习方面的成语

描写刻苦学习的2113成语:5261 穿壁引光、4102刺股读书、冬寒抱冰,夏热1653握火、钝专学累功、顿学属累功、 攻苦食淡、攻苦食俭、刮摩淬励、积雪囊萤、坚苦卓绝、艰苦卓绝、 聚萤积雪、聚萤映雪、绝甘分少、刻苦耐劳、刻苦钻研、口不绝吟、 匡衡凿壁、临池学书、埋头苦干、磨砺自强、磨砻淬砺、驽马十驾、 勤学苦练、深自砥砺、十年寒窗、十年磨剑、孙康映雪、铁面枪牙、 卧薪尝胆、衔胆栖冰、宵旰攻苦、悬梁刺股、雪天萤席、引锥刺股、 饮胆尝血、圆木警枕、凿壁借光、枕戈尝胆、枕戈饮胆、志坚行苦.

关于学习方面的成语有哪些

一丝不苟 全神贯注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0343831 废寝忘食 专心致志 孜孜不倦 一心一意 悬梁刺骨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聚精会神 秉烛达旦 牛角挂书 发奋图强持之以恒 夜以继日 好学不倦 韦编三绝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坚持不懈滴水穿石 博览群书 豁然开朗 学而不厌 不耻下问 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博学强记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 程门立雪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耳闻则诵 古为今用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名落孙山 取长补短 取精用弘 然荻读书 融会贯通三余读书 生吞活剥 书声琅琅 熟能生巧 似懂非懂 万世师表 文行出处不耻下问 勤学苦练 将勤补拙 笃学不倦 笃实好学 笃学好古 笃信好学笃志好学 不愧下学 勤能补拙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刺股读书 映雪读书映月读书 博学多才 据鞍读书 折节读书 囊萤照书 废寝忘食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博学多闻 博学洽闻 刺股读书 学而时习之不学无术 不学无识 饱学之士 长材茂学 才疏学浅 才学兼优 村学究语虫鱼之学 斗酒学士 道山学海 独学寡闻 断织劝学 高才大学 高才绝学孤学坠绪 高斋学士 邯郸学步 鸿儒硕学 宏儒硕学 好学不倦 记问之学钜学鸿生 教学相长 家学渊源 绩学之士 困而学之 口耳之学 困而不学款学寡闻 临池学书 力学不倦 力学笃行 敏而好学 末学肤受 贫不学俭品学兼优 诠才末学 青藜学士 青钱学士 曲学阿世 勤学好问 硕学通儒通才硕学 通儒硕学 调嘴学舌 文江学海 枉辔学步 学富才高 学非所用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 学海无涯 学究天人 学老于年 效颦学步 学浅才疏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学如穿井 学如登山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书不成 学剑不成 学疏才浅 学书学剑 学识渊博 学无常师 学无止境下学上达 新学小生 学以致用 用非所学 一家之学 鹦鹉学舌鹦鹉学语 以学愈愚 幼学壮行 牙牙学语 真才实学 教学相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