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赏什么 成语
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拼音:zhòng shǎng zhī xià bì yǒu yǒng fū
意思: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53338出来干事的人。
出处:汉·黄石公《黄石公三略》上:“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士。”
白话释义:味道香的饵料之下,一定有鱼追随;用重金悬赏之下,一定有愿意舍命干事的人。
用法示例:下一仗的确难打,但你要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们可先派一小支队伍去侦察一下做到心中有数。
二,信赏必罚
拼音:xìn shǎng bì fá
意思: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白话释义: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这样才能够去打仗。
用法示例:领导者如不树立信赏必罚的威信,就很难使下面的人心悦诚服。
三,称赏不已
拼音:chēng shǎng bù yǐ
意思:连连称赞。
出处:《五代史平话·周史》:“讨论撰定,皆合事宜,威称赏不已。”
白话释义:讨论制定,都符合事理,威连连称赞。
用法示例:对于他提出的这个攻城办法,大王称赏不已连连点头。
四,犒赏三军
拼音:kào shǎng sān jūn
意思: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再命户部颁发粮草彩缎,……,差出内臣田思忠,解往潭州岳爷军前,犒赏三军。”
白话释义:再叫户部下发粮草锦缎……命令田思忠前往潭州岳飞将军面前,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用法示例:等到战事胜利,大王一定亲自犒赏三军。
五,不赏之功
拼音:bù shǎng zhī gōng
意思:形容功劳极大。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白话释义:勇武谋略使君主感到威胁的,就会危险;功劳压倒天下的,就不会得到应有的奖赏。
用法示例:在朝为官,要懂得进退明哲保身,具不赏之功者更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赏之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犒赏三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称赏不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赏必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有赏字的成语有哪些?
赏奇析复疑、以誉为赏、邀功制求赏、bai计功du受赏、zhi雅俗共赏、计功行赏、赏一劝众、论功行赏、赏善罚否、击节叹赏dao、赏不逾时、赏不逾日、赏贤使能、赏不逾时、赏劳罚罪、赏心悦目、赏罚分明、论功受赏、功高不赏、瓜衍之赏、犒赏三军、赏贤罚暴、赏善罚恶、赏不当功、信赏必罚、悦目赏心、果刑信赏、不赏之功、赏功罚罪、赏信罚必
赏的成语有哪些
赏心悦目、zhi
雅俗共赏、dao内
孤芳自赏容、
奇文共赏、
赏罚分明、
论功行赏、
赏心乐事、
信赏必罚、
赏善罚恶、
击节称赏、
犒赏三军、
有目共赏、
功高不赏、
照功行赏、
击节叹赏、
班功行赏、
赏一劝百、
邀功求赏、
赏贤使能、
目不给赏、
赏奇析疑、
赏不逾时、
赏罚不明、
赏高罚下、
赏善罚否、
计勋行赏、
不赏之功、
果刑信赏、
称赏不已、
赏罚严明
赏什么 悦什么(成语)
赏心悦du目拼音:shǎngxīnyuèzhimù简拼:daosxym近义词:心旷神怡、欢欣鼓舞回反义词:怵目惊心、触目答惊心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解释: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出处:《宋史·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例子: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什么赏什么悦的成语
没有什么赏什bai么悦的成语,只有du赏心悦zhi目。
读音:[ shǎng xīdaon yuè mù ]
释义: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内畅、容愉快。
出处:《宋史·范镇传》:“凡可以赏心悦目。”
白话译文:所有的事物都有可以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的一面。
扩展资料
近义词:心旷神怡
读音:[ xīn kuàng shén yí ]
释义: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白话译文:(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雅什么赏成语
雅俗共赏抄,汉语成语。
拼音:yǎ2113 sú gòng shǎng,
释义:文化水平5261高、审美能力高的人谓之4102雅(文雅之1653人),文化水平一般或是没有多少文化、审美能力一般的人谓之俗(通俗之人)。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出处:
1、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回: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
2、近代朱自清《论雅俗共赏》:“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
扩展资料:
雅俗共赏的反义词是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qǔ gāo hè guǎ。意思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译文:将五音特色调和发挥,使乐声达到了极境,这时,就没有几个人能跟着唱了。这道理就是:歌曲越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