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语言的成语
语言无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53861味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憎:厌恶.形容说话枯燥无味,面貌使人厌恶不可名状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不堪言状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不言之化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璧坐玑驰形容文章的语言精采美妙.撮科打哄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插科打诨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撮科打閧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閧,同“哄”,喧闹.插科使砌砌,拼凑;捏造.指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辞严义正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大辩若讷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单传心印佛教禅宗,不依经纶、语言、文字传教,以心传心,触机而发,故称其单传心印.泛指单线秘传,口授心记.跌荡放言跌荡:放纵不拘;放:粗放,豪放.行为放纵,语言豪放.打打闹闹指喧嚷地争吵和打架或用语言和行动来开玩笑.恶言泼语泼:蛮横.用恶毒和蛮横的语言说话.恶语伤人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发科打诨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发科打趣科:古戏曲用语;打趣:用诙谐的言语凑趣助兴.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或拿人开玩笑.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发人深思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风言醋语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浮言虚论浮夸的语言,虚饰的言论.指大话、空话.贵不可言极其高贵,以至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旧时相面的人卜测人的前程时常说的话.膏唇歧舌歧舌:卖弄口才,说话反复无常.极力用语言打动人.膏唇拭舌膏:用油脂涂抹;拭:擦去.用膏涂嘴唇,用布巾揩舌头.形容用尽语言之所能以打动人心.感戴莫名感戴:感恩戴德;莫名:说不出来.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甘言好辞甘言:甜美动听的语言;好辞:逢迎讨好的言辞.甜美动听的逢迎之辞.甘言媚词甘言:甜美的语言;媚词:柔美的词句.甜美的语言,柔美的词句.指妇女节对意中人说的体贴温存的话.也指说奉承话,对人献媚.甘言巧辞甘言:甜美动听的语言;巧辞:逢迎讨好的言辞.甜美动听的逢迎之辞.胡啼番语胡、番:古时指外族或异域.旧时指外族或外国的语言.好言甘辞好言:甜美动听的语言;甘辞:逢迎讨好的言辞.甜美动听的逢迎之辞.简截了当指语言、文字简明,清楚,直截了当.警愦觉聋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艰苦涩滞涩:干涩;滞:不通畅.形容语言不畅,文法不通.诘屈磝碻形容语言生硬难懂.
用语言或动作表示问候的成语有哪些?
1、 嘘寒问暖拼音: xū hán wèn nuǎn解释: 嘘:缓缓吹气。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问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6561冷问热。出处: 冰心《关于女人·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举例造句: 他经常过来嘘寒问暖。2、 问安视膳拼音: wèn ān shì shàn解释: 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出处: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白话译文:周文王为世子时,他特别孝顺父母,每天三次去陪侍父母,早晨公鸡刚打鸣就穿好衣服到父母的寝门外,问侍从昨日父母的就寝情况,然后陪父母早餐,在席间他问父母寒暖情况,饭后问饮食情况。举例造句: 太子当鸡鸣而起,问安视膳。3、 问寝视膳拼音: wèn qǐn shì shàn解释: 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举例造句:他家儿子特别孝顺,每天给父母问寝视膳。4、问寒问暖拼音: wèn hán wèn nuǎn解释: 形容关怀体贴备至。出处: 康濯《我在乡下》:“他短不了上我屋里来拉扯个时事,还常常问寒问暖问吃问住,亲热的不行。”举例造句: 他经常对我问寒问暖,关怀备至。5、问寒问热拼音: wèn hán wèn rè解释: 经常询问别人的生活情况,形容十分关切。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有时遇见薛蝌,他便姣姣乔乔、姣姣痴痴的问寒问热,忽喜忽嗔。”
形容“不能够用语言形容”的成语有哪些?
不可名状,不堪言状,不可言宣,莫可名状,不可言状
一:不可名状[ bù kě míng zhuàng ]
基本解释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6334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详细解释
1.解释: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2.出自:《老子》第十四章:“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晋·葛洪《神仙记·王远》:“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二:不堪言状[ bù kān yán zhuàng ]
基本解释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详细解释
1.解释: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2.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二回:“做官的未必都是那一班人,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竟有不堪言状的。”
三:不可言宣[ bù kě yán xuān ]
基本解释
言:言语;宣:发表,表达。 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详细解释
1.解释: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2.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四:莫可名状[ mò kě míng zhuàng ]
基本解释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 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指事物极复杂微妙,无法描述。
详细解释
1.解释: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指事物极复杂微妙,无法描述。
2.出自:清·张潮《虞初新志·林四娘记》:“少选复出,则一国色丽人,云鬟靓妆,袅袅婷婷而至,衣皆鲛绡雾縠,亦无缝缀之迹,香气飘扬,莫可名状,自称为林四娘。”
五:不可言状[ bù kě yán zhuàng ]
基本解释
言:说;状:描绘。 无法用言语形容。
详细解释
1.解释:言:说;状:描绘。无法用言语形容。
2.出自:晋·葛洪《神仙记·王远》:“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形容语言很有力成语用什么?
铿镪有力掷地有声语不惊人死不休振振有辞顿挫有力———————原创回答团成员专用标识———————@原创回答团成员:bnb007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形容“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的成语有不可名状、不堪言状、不可言喻 、无以言表、无言可对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6306435、贵不可言。1、不可名状,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不可名状,拼音bù kě míng zhuàng,汉语成语,解释为无法用言辞形容。茅盾 《昙》:“她终于被那不可名状的扰乱所征服,她只能偃卧在床上,狼狈地喘着气了。”2、不可言状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ù kě yán zhuàng,意思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廖仲恺《再论钱币革命》:“其结果遂致钱币之购买力锐减,受契约上一定之月给以为生活者,窘苦不可言状。”3、无言可对是成语,注音是wú yán kě duì,意思是没有话来回答。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师曰:‘这老和尚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4、不堪言状是一个成语,读音是bù kān yán zhuàng,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5、贵不可言是一个成语,拼音是guì bù kě yán,意思是旧时多用以称人贵有帝王、母后等富贵之相。此话不能直言,故婉称之。明 施耐庵 《水浒传》一百四回:适才段太公回来,把贵造与小子推算,那里有这样好八字?日后贵不可言。目下红鸾照临,应有喜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