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一和百的成语
一:一呼百应[ yī hū bǎi yìng ] 1. 解释: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2.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6303733:“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3. 示例:农会会员漫山遍野,梭镖短棍~,土匪无处藏踪。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二:百密一疏[ bǎi mì yī shū ] 1. 解释: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2. 出自:清·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3. 示例:深知杜竹斋为人的吴荪甫此时却~,竟没有看透竹斋的心曲。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用鼓励,用反激。 ◎茅盾《子夜》十三:一了百了[ yī liǎo bǎi liǎo ] 1. 解释:了:了结,解决。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2. 出自:《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3. 示例:非但扣押,依我之见,立刻把他杀了,~。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四:百里挑一[ bǎi lǐ tiāo yī ] 1. 解释: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2.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3. 示例:对报名参军的人挑选很严格,可以说是~。五:百无一是[ bǎi wú yī shì ] 1. 解释: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2. 出自: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3. 示例:此人做事百无一是,如若重用应当三思而后行。
带有百和百的成语?
百发百中、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百伶百俐、
百衣百随、
百举百捷、
百战百败、
百举百全、
百灵百验、
百治百效、
百约百叛、
百下百全、
百依百随、
百下百着、
百依百从、
百中百发、
百顺百依、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带有一和百的成语有哪些?
百不失一——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43535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百不一存——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百里挑一——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百无一能——什么都不会做。百无一失——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百无一是——干一百件事,也没有做对一件。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百无一用——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惩一儆百——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罚一劝百——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讽一劝百——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教一识百——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举一废百——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劝百讽一——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人一己百——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杀一儆百——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赏一劝百——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一倡百和——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一呼百诺——一人呼唤,百人应答。形容有钱有势,仆从很多。一呼百应——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一了百当——指办事妥当、彻底。一了百了——了:了结,解决。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一树百获——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一致百虑——一致:趋向相同;百虑:各种考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一掷百万——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以一奉百——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以一警百——惩罚一个人来警戒其他的人。百不一贷——犹言无一宽免。百不一遇——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百密一疏——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百世一人——指极难得的人才。百不当一——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百不获一——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百喙如一 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百虑一致——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百死一生——形容生命极其危险,处于死亡的边缘。百无一成——百:一切。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百无一堪——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惩一戒百——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同“惩一警百”。惩一警百——警:警戒,也做“儆”。指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杀一警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同“杀一儆百”。杀一利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同“杀一砺百”。杀一砺百——犹言杀一儆百。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一唱百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一吠百声——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一通百通——通:通晓。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一笑百媚——形容美人的笑态。一泻百里——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同“一泻千里”。一以当百——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瑜百瑕一——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带有“千”和“百”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千”和“百”的成语有:千方百计、千疮百孔、千锤百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93737炼、百媚千娇、千思百虑。
1、千方百计[qiān fāng bǎi jì]: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七》:“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他。”
2、千疮百孔[qiān chuāng bǎi kǒng]: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出处]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3、千锤百炼[qiān chuí bǎi liàn]: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处]:唐·皮日休《刘枣强碑》:“自李太白百岁;有是业者;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为句;虽不迫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
4、百媚千娇[bǎi mèi qiān jiāo]:媚、娇:美好。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出处]〖出处〗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5、千思百虑[qiān sī bǎi lǜ ]:虑:思考。形容反复思考。
[出处]《傅雷家书·1954年7月29日》:“一空下来,他还要为你千思百虑的操心,替你想这样想那样。”
所有带百的成语.越多越好
盈千累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56635百[yíng qiān lěi bǎi] ,释义:盈:满;累:积。成百上千。形容数量非常多。赏一劝百[shǎng yī quàn bǎi] ,释义: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存十一于千百[cún shí yī yú qiān bǎi] ,释义:指亡多而存少。问十道百[wèn shí dào bǎi] ,释义: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以一奉百[yǐ yī fèng bǎi] ,释义: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一传十,十传百[yī chuán shí,shí chuán bǎi] ,释义:原指疾病传染,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教一识百[jiāo yī shí bǎi] ,释义:形容具有特殊的才能、智慧。举一废百[jǔ yī fèi bǎi] ,释义: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一人当百[yī rén dāng bǎi] ,释义:一个人可以抵挡百人。人一己百[rén yī jǐ bǎi] ,释义: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正经八百[zhèng jīng bā bǎi] ,释义:正经(zhèng·jing)讽一劝百[fěng yī quàn bǎi] ,释义: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以一警百[yǐ yī jǐng bǎi] ,释义:惩罚一人来警戒众人。《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千儿八百[qiān er bā bǎi] ,释义:一千或比一千略少:~人。~块钱。以一当百[yǐ yī dāng bǎi] ,释义:形容军队英勇善战。距跃三百[jù yuè sān bǎi] ,释义:指欢欣之极。罚一劝百[fá yī quàn bǎi] ,释义: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