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的成语
岸谷之变: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捭阖纵横:捭阖,开合。纵横,合纵和连横的简称。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23561以辞令探测、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与争取的手段。背暗投明:背:背弃;投:投奔。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秉政劳民:秉:掌握;劳:抚慰。掌握政治,抚慰百姓。旧时指统治者执政亲民。补天炼石: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不讳之朝:可直言不讳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沧骸浚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水往四处奔流。海水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草满囹圄: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草偃风从:像草随风倒伏一样,旧比喻政治清明,百姓服从统治。澄清天下:指整肃政治,清楚奸佞,使天下复归太平。穿靴戴帽:穿着衣服鞋帽的方式或习惯。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的前后硬加进一些例行的政治说教。大事不糊涂: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大展经纶: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国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当世得失:得失:指政治上的得志与失意。现世人们得意与挫败的不同境遇。道路侧目:侧目:侧目而视。在路上相遇,不敢交谈,以目示意。形容政治黑暗暴虐。得君行道:旧指有才识的人得到开明君主的信任,得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计划。迩安远至:谓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欢乐,远地之民则闻风而附。指政治清明。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方圆难周,异道不安:周:调和,方和圆难于相互通融,政治道路不同的人不能和平相处。也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凤鸟不至:凤鸟:指凤凰,吉祥的象征。凤凰不来。比喻天下不太平,政治不清明,无希望。甘雨随车:车行到哪里,及时寸就下到哪里。旧时称讼地方官的政治措施的话。革旧维新:革:废除;维新:反对旧的,提倡新的。专指政治上的改良。改变旧的,提倡新的。根正苗红:根子端正,枝叶壮实。指政治上过得硬的人。古为今用: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使之为今天的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观化听风:指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怀柔天下: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顺。使天下归服。黄金时代: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经纬天地:本指以天地为法度。后谓经营天下,治理国政。亦形容政治才识卓越不凡。就实论虚:实:指具体工作。就实际工作或具体事情来看政治、方向、路线、人的立场和人生观。君圣臣贤: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苛政猛于虎:政:政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宽猛并济: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同“宽猛相济”。宽猛相济:宽:宽容;猛:严厉,猛烈;济:相辅而行。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揽辔澄清: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揽辔中原: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同“揽辔澄清”。朗朗乾坤:朗朗:明朗、清亮;乾坤:原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这里指天地、世界等。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浪荡乾坤:浪荡:同“朗朗”,明朗;乾坤:天地。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炼石补天:炼:用加热的方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政治上的失误。囹圄空虚:囹圄:监狱。监狱里没有在押的犯人。形容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时,犯罪的人很少。囹圄生草:囹圄:监狱。监狱里长出野草。形容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时,犯罪的人很少。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令:命名,引申为施教;齐:使整齐。指用政治道义教育部队,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伐。买空卖空:买卖双方都没有货款进出,只就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也用来比喻政治上招摇撞骗的投机活动。卖官贩爵:形容政治腐败,统治阶级靠出卖官职来搜刮财富。同“卖官鬻爵”。卖官鬻爵:鬻:卖。形容政治腐败,统治阶级靠出卖官职来搜刮财富。门外之治:旧指朝廷和政治。民无常心:指随着社会治与乱的变化,百姓的心意亦会随之发生变化。多指百姓在政治腐败到无法忍受的程度时,必然起来反抗。民心无常:常:长久。百姓的思想没有经久不变的。指民心将随着政治的清明与昏暗发生变化。男女平等:男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平。男女平权:男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平。内圣外王: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内修政治,外治武备:修:修治;政治:政策;治:管理;武备:军备。对内修明政治,对外做好军事准备。鸟兽率舞:率:一起。飞鸟走兽一齐婆娑起舞。形容政治清明,鸟兽也受到感化。欧风美雨:①比喻欧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②比喻欧美的侵略。齐梁世界:齐、梁是六朝时的两个王朝,因为政治腐败,故统治时间短暂。比喻国家衰弱混乱。弃暗投明: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离反动阵营,投向进步方面。取乱存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取乱侮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群魔乱舞:成群的魔鬼乱跳乱蹦。比喻一批坏人在政治舞台上猖狂活动。人存政举: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人亡政息: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三杯通大道:三杯:指饮了三杯酒;大道:宽广的道路。三杯酒下肚,可达理想境界。形容旧时文人因政治上不得意,靠饮酒来安慰自己,自我陶醉。时政利病:时政:目前的政局;病:毛病,弊病。当前政治方面的优点和弊病。书生气十足:比喻政治上糊涂,看问题单纯、幼稚,书呆子气很足。唐虞之治: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天昏地暗:昏:天黑。天地昏黑无光。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也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天昏地惨:昏:天黑。天地昏黑无光。形容刮大风时漫天沙土的景象。也比喻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天下大治:治:安定。国家政治形势安定。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万马齐喑: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文:文德,指政治;武:武功,指军事;附众:使大家亲近;威:威服。旧指在政治上能团结部下,在军事上能威震敌人。文治武功:比喻政治与军事。无动为大:以不变动为至善。“无为而治”的一种政治主张。洗耳投渊:洗耳、投渊:指尧让位于许由、舜让位北铎的传说。旧时指隐逸的人厌恶听有关政治的事。萧曹避席: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刑措不用:措:设置,设施。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修德慎罚:修德:修养道德;慎罚:慎重使用刑罚。形容旧时行仁政、安定民心的政治措施。修齐治平: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野荒民散:野:田地。田地荒芜,人民离散。常指政治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古非今: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以渴服马:使马忍渴受训,从人驱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顺服。以危为安,以乱为治:把危亡视为安定,把暴乱视为天下太平。比喻看不到潜在的政治危机,苟且偷安。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雨过天青: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雨过天晴: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远至迩安: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政荒民弊:荒:荒废;弊:困疲。政治荒废,百姓劳困。政庞土裂:庞:庞杂;裂:分裂。政策杂乱,国土分裂。指政治混乱,地方势力割据。政平讼理:政平:政治安定;讼理:官司得到调解。国家安定,官司很快得到正确处理。形容政治清明。政平讼息:政平:政治安定;讼息:官司得到调解。国家安定,官司很快得到正确处理。形容政治清明。政清人和: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政清狱简:政治清明,刑狱简省。政以贿成:形容旧社会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不行贿就办不成事。诛锄异己:诛:杀;锄:铲除。指消灭和清除在政治上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纵横捭阖: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带有"治"字的成语有哪些?
1.成语: 治兵振旅
拼音: zhì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6334 bīng zhèn lǚ
解释: 兵:军队;旅:军旅。训练军队,振奋士气。
出处: 《国语·晋语五》:“乃使旁告于诸侯,治兵振旅,呜钟鼓,以至于宋。”
举例造句: 乃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长驱东向,而欲天下向应,盖亦难矣。
2.成语: 治病救人
拼音: zhì bìng jiù rén
解释: 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出处: 晋·葛洪《神仙传》:“沈羲,吴郡人,学道于蜀,能治病救人,甚有恩德。”
举例造句: 我们应该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来帮助他,挽救他。
3.成语: 文治武功
拼音: Wén zhì wǔ gōng
解释: 比喻政治与军事。
出处: 《礼记·祭法》:“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治,去民之灾,比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举例造句: 唐太宗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辉煌的成就。
4.成语: 不治之症
拼音: bù zhì zhī zhèng
解释: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太医诊了诊脉,说道:‘……此乃不治之症。’”
举例造句: 假使她们真“知道立国数千年的大中华民国”的国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不治之症,那可真是没有面子了。
5.成语: 诘戎治兵
拼音: jié róng zhì bīng
解释: 指整治军事。
出处: 《尚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
举例造句: 故古人诘戎治兵,当太平之世,犬兢兢焉。
6.成语: 缮甲治兵
拼音: shàn jiǎ zhì bīng
解释: 缮甲:修治铠甲。比喻作军事准备。亦作“缮甲厉兵”。
出处: 《诗·郑风·叔于田序》:“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
举例造句: 今陛下天赐勇智,意在富强,即位以来,缮甲治兵,伺候邻国。
7.成语: 垂拱而治
拼音: chuí gǒng ér zhì
解释: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出处: 《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举例造句: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8.成语: 门外之治
拼音: mén wài zhī zhì
解释: 旧指朝廷和政治。
出处: 《礼记·丧服四制》:“门内之治,恩揜义;门外之治,义断恩。”
举例造句: 斯盖门外之治,以义断恩,知君杀父而子不告,是也。
9.成语: 无为而治
拼音: wú wéi ér zhì
解释: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举例造句: 故儒家主张‘恭已正南面,垂拱而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10.成语: 向明而治
拼音: xiàng míng ér zhì
解释: 向明:天将要亮了;治:治理。形容勤于政事。
出处: 《周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举例造句: 且人君恭己南面,向明而治,紫微黄屋,至尊至重。
表示愿意的成语
表示愿意的bai成语如下:du心甘情愿:心里完全愿意,zhi没有一点勉强。多指dao自愿做出某版种牺牲。哀告宾服权: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两相情愿: 两方面都愿意。多指婚姻或交易。
关于蔚为的成语
蔚为大观 [wèi wébaii dà guādun] 基本释义蔚:茂盛;zhi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dao为盛大壮观版的景象。形容权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出 处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余藩吴时;复加修治;增设台榭;蔚成大观。”蔚为壮观 [wèi wéi zhuàng guān] 基本释义形容盛大壮丽的景象近反义词近义词奇伟壮阔 蔚为奇观
表示修改的成语
改往修来来 编辑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自,补充相关内容使2113词条更完整,还5261能快速升4102级,赶紧来编辑吧1653!释 义 指改变以往的错误,修治来日的善行。出 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愿改往修来,自求多福。”中文名改往修来出 处《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目录1 成语解释2 成语典故3 词语辨析成语解释编辑词 目 改往修来发 音 gǎi wǎng xiū lái释 义 指改变以往的错误,修治来日的善行。成语典故编辑出 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愿改往修来,自求多福。”示 例 是后又望将军~,克己复礼,追还孔怀如初之爱。《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太祖乃还救谭,十月至黎阳”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形容事物精美纯粹的部分的对应成语有哪些?
形容事物精美纯粹的部分的对应成语有美不胜收,美轮美奂,蔚为大观,精美绝伦,尽善尽美。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5633934
1、美不胜收
解释: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例句: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精品已结集出版,春华秋实,美不胜收。
2、美轮美奂
解释: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出处:《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例句:瑟堡有一个由绵延海堤环绕的美轮美奂的港口。
3、蔚为大观
解释: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出处: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余藩吴时,复加修治,增设台榭,蔚为大观。”
例句:雄伟的建筑群矗立于黄浦江畔,蔚为大观。
4、精美绝伦
解释:绝伦:没有比得上的。精致美妙,无与伦比。
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灯品》:“灯只至多,苏、福为冠,新安晚出,精妙绝伦。”
例句:夏天的晚霞像妙手绘制的丹青,精美绝伦。
5、尽善尽美
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例句:他做事向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非尽善尽美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