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人死前的成语 人临死前的成语

人临死前的成语

弥留之际。回光返照。临终托孤。临终关怀。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夕阳西下。涅槃路上。命如游丝。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朝不保夕。

描写人临死前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人临死前的词语有: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6

回光返照、死不瞑目、奄奄一息、病入膏肓、苟延残喘、气若游丝、弥留之际

形容人死去的成语

泰山梁木、与世长辞、蹈节死义、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3035寿终正寝、一命呜呼。一、泰山梁木白话释义: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朝代:西汉作者:戴圣出处:《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翻译:孔子早作,负手拄着拐杖,逍遥在门,唱道:‘泰山的坍塌呢!染木的毁坏吗!哲人去世吗二、与世长辞白话释义: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朝代:清作者:蒲松龄出处:·《聊斋志异·贾奉雉》:“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翻译:我刚从念,用金盆玉碗盛了狗屎,真是没脸出现同人,即将隐居山林,与世长辞了。三、蹈节死义白话释义: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朝代:房玄龄作者:唐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翻译:只有遵循节死义,以洗雪国家的耻辱,希望赎回杀头的四、寿终正寝白话释义:旧时指年老病死在家中。比喻事物的消亡(正寝:旧式住宅的正屋。人死后,一般停灵在正屋正中的房间)。朝代:明作者:许仲琳出处:·《封神演义》:“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翻译:商纣王立身大喊:‘你道我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这不是侮辱你,为什么!’五、一命呜呼白话释义:死了(含诙谐意或嘲讽意)。朝代:清作者:刘鹗出处:·《老残游记》:“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八月半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翻译:谁知道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动了当时气;到八月半边;就一命太伤心死了。

形容一个人死前意识突然清醒的成语什么返照来

回光返照baihuí guāng fǎn zhào解释指太阳du刚落zhi山时,由于光线反射而发dao生的天空内中短时发亮的现象。比喻容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表面兴旺。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龙南禅师法嗣》:“诸禅德若能一念回光返照,到自己脚跟下,褫剥究竟,将来可谓洞门豁开,楼阁重重,十分普视,海会齐彰。”结构主谓式。用法比喻没落以前的景象;如人临死前精神忽然兴奋、神志忽然清醒。也比喻旧事物灭亡以前的短暂繁荣兴旺。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正音照;不能读作“zǎo”。辨形返;不能写作“反”。近义词回光反照反义词生机勃勃例句尽管老太太今天精神特别好;又想吃东西;可儿女们清楚这只是~而已。

形容一个人死的很惨的成语

家破人bai离、身败名裂、穷困潦du倒、众叛亲离zhi、痛不欲生、dao苦雨凄风、内凄风楚雨、满目凄凉容、判若两人、形容枯槁、惨不忍睹、前功尽弃、一落千丈、一塌糊涂、面目全非、寒蝉凄切、势穷力竭、惨不忍言、凄风寒雨、凄风冷雨、死败涂地、头破血淋、目不忍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