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1、止戈为武
拼音: zhǐ gē wéi wǔ
解释: 意思是“武”字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96334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2、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释: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3、令行禁止
拼音: lìng xíng jìn zhǐ
解释: 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出处: 《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4、高山仰止
拼音: gāo shān yǎng zhǐ
解释: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处: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5、饮鸩止渴
拼音: yǐn zhèn zhǐ kě
解释: 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出处: 《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止的成语有哪些
止的成语有:浅尝辄止、适可而止、戛然而止、饮鸩止渴、叹为观止。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26466
1、浅尝辄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解释: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示例: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适可而止 [ shì kě ér zhǐ ]
解释: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出自:《论语·乡党》:“不多食”宋·朱熹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示例:从来没有暴风雨能够持久的。果然持久了,我们也吃不消,所以我们要它~。 ◎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3、戛然而止 [ jiá rán ér zhǐ ]
解释: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出自:清·章学诚《文史统义·古文十弊》:“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
示例:就这一句,~,听来格外令人注意。 ◎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4、饮鸩止渴 [ yǐn zhèn zhǐ kě ]
解释: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出自:《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示例: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5、叹为观止 [ tàn wéi guān zhǐ ]
解释: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语法:连动式:本身是一动宾式短语,可充当句子的谓语部分;注意点 如果句子主语是物或者是其他人,要在“叹为观止”前加“令(观看的)人”,如果主语直接是观看者,就不需要加。
“止”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止暴禁非:拼音2113 zhǐ bà5261o jìn fēi 出自: 《庄子·盗跖》4102止、禁:罅;暴、非:1653指种种坏事。回制止种答种坏事。
止谈风月:发音 zhǐ tán fēng yuè,出自《南史·徐勉传》 止:只,仅。只谈风、月等景物。隐指莫谈国事。
止戈散马 :发音:zhǐ gē sàn mǎ,出处:《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指 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止渴思梅:拼音: zhǐ kě sī méi,出处: 元·关汉卿《调风月》 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亦作“止渴望梅”。
止戈兴仁:拼音:zhǐ gē xīng rén,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皓传》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止的开头的成语
止暴禁非 止谈风月 止戈为武 止沸益薪 止戈散马 止戈兴仁 止渴思梅 止渴望梅 止于至善
止开头成语
止戈为武:基本bai解释:意思是du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zhi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dao真正版的武功。拼音读法:zhǐ gē wé权i wǔ使用方法: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