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校的成语有哪些
犯而不校 犯:触bai犯;校:du计较。受到别人的zhi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dao 摸金校尉 校尉:古代军专官职称。指掠夺财属物的军官。 犯而勿校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同“犯而不校”。 校短量长 指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
有关犯的成语有哪些
犯的成语 :明知故犯、犯而不校、作奸犯科、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知法犯法、井水不犯河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一干人犯、河水不犯井水、不可轻犯、逆天犯顺、违条犯法、毫毛不犯、犯颜直谏、犯上作乱、逆指犯颜
成语 犯而不校
犯而不校[fàn ér bùcopy jiào] 2113解释:犯:触犯;校:计较5261。4102受到别人的触1653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出自:《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示例:惠养民道:“~,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犯的成语有哪些
明知故犯作奸犯科犯而不校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知法犯法井水不犯河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可轻犯一干人犯河水不犯井水犯颜直谏我不犯人逆指犯颜众怒难犯柔而不犯逆天犯顺
带校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校字的成语有犯而勿校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53933、摸金校尉、同年而校、犯而不校、校短量长。
1、犯而勿校 [ fàn ér wù xiào ]
解释: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同“犯而不校”。
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
2、摸金校尉 [ mō jīn xiào wèi ]
解释:校尉:古代军官职称。指掠夺财物的军官。
出自: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示例:不啻~,何殊发丘中郎。括尽前朝翰墨,搜穷历代彝章。
3、同年而校 [ tóng nián ér xiào ]
解释:犹言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出自:章炳麟 《文学说例》:“ 马 刘 二代,斯类实繁。体若骈枝,语反简覈;岂与夫 苏轼 陈亮 苟为辞费者同年而校乎?”
4、犯而不校 [ fàn ér bù jiào ]
解释: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出自:《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示例:惠养民道:“~,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
语法:复杂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5、校短量长 [ jiào duǎn liáng cháng ]
解释:指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
出自: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婪伊侈谋,将易储皇。公陈不可,较短推长。”
犯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犯的成语有哪2113些成语 :明知故犯、5261犯而不校4102、作奸犯科、王子犯法,1653庶民同罪回、知法犯法、井水不答犯河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河水不犯井水、一干人犯、不可轻犯、逆天犯顺、逆指犯颜、毫毛不犯、纤毫无犯、众怒难犯、违条犯法、打牙犯嘴、犯颜直谏、干名犯义、犯上作乱、犯关排闼、柔而不犯、作乱犯上、秋毫无犯、真脏实犯、有犯无隐、江水不犯河水一客不犯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