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就是学的成语 有那些是学习的成语

有那些是学习的成语

关于学习的成语 :悬梁刺股、废寝忘食、凿壁偷光、学而不厌、学富五车、牛角挂书、博览群书、韦编三绝、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囊萤映雪

关于学习的成语

关于学习的成语:锲而不舍、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33364孜孜不倦、闻鸡起舞 、凿壁偷光、开卷有益。

1、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自:《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释义:如果做事情不懂得坚持,那么腐朽的木头你都不能轻易折断的。如果做事情能持之以恒,那么即使是金石那么坚硬的物体都能雕出美丽的花纹。

2、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自:《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释义:他的性格好学有耐心,勤勉不知疲倦。

3、闻鸡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释义: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想要光复中原,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在同一个寝室睡觉时,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并不是不祥之兆。”于是起床舞剑。

4、开卷有益 [ kāi juàn yǒu yì ]

解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出自: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指读书总有好处

释义: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

5、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释义: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关于学习的成语有哪些?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64646464,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死而后已: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兴高采烈: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千方百计: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焕然一新: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胸有成竹:成:完成,现成。 比喻非常有信心. 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有独特的风格.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乌合之众 :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鹏路翱翔---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 如虎添翼---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扶危翼倾---指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 无翼而飞---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发扬光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发人深省---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业精于勤---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克勤克俭---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不勤而获---指不劳而获。 勤学好问---比喻善于学习。 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寅吃卯粮:今年吃掉了明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收入。亦称“寅支卯粮” 半夜三更: 三更,即半夜,指午夜 钟鸣漏尽:晨钟已鸣,更漏将尽。比喻年老力衰,已到迟暮之年 丁是丁,卯是卯:丁、卯分别是天干、地支之一,不能相混,错乱了影响记时。形容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凤姐笑道:“我看你厉害,明儿有了事,我也是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红楼梦》 金榜题名:科举时代殿试取得名次,高中红榜 独占鳌头:科举时代称中状元,据说皇宫殿前石阶上刻有巨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后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殿前兽献升平策,独点鳌头第一名。——《元曲选·陈州粜米》 名落孙山:婉言应考落榜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宋·吴炯《五总志》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差别很大,极为不同 户枢不蠹: 门轴不受虫蛀。比喻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不息也 蓬荜生光:蓬荜: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陋屋。使贫贱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获赠书画、陈设或对客人来访时的一种谦语 贵脚踏于贱地,蓬荜生光。——《元曲选外编·剪发待宾》 亦作“蓬屋生辉”、“蓬筚生辉”、“蓬筚增辉”、“蓬闾生辉” 偷梁换柱: 意为玩弄手法、暗中改换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军事上是说与别的军队联合作战时,暗中抽换其主力,使作战失利,以乘机吞并之 峨冠博带:高冠阔带,古代形容士大夫的装束 袍笏登场:袍,古代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所执手板。袍笏登场,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员登台演戏,现在常用来比喻坏人上台,有贬义;或比喻新官上任,有讽刺意 袍笏登场也等闲。——清·赵翼《瓯北诗钞》 集腋成裘: 集积许多狐狸的腋毛而成为裘衣。比喻集众资以成一事 他这会就去同人家商量,想趁此机会,捐个知县班,果然一齐应允,也有二百的,也有一百的,也有五十的,居然集腋成裘,立刻到捐局里,填了部照出来。——《官场现形记》 钟鸣鼎食:古代富贵人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在一起饮酒的热闹情景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座上觥筹交错。——《三国演义》 举案齐眉:指后汉梁鸿之妻把食具抬举到眉眼那样的高度递给丈夫,极言夫妻相互敬爱之至 席不暇暖: 连坐位也来不及坐暖,形容事务繁忙 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恓惶,席不暇暖。——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咫尺天涯:相距很近,却像远在天边,形容相见之难 安身乐业:指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关于学习学的成语是

春秋时期:温故而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56466知新 反义词!” 示例,提出“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学而不厌,深入钻研,温故而知新”,所以学者将以行之也,而知德者鲜矣。”汉·班固《东都赋》,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温习旧的知识:“学而不厌。 宋《二程全书·外书七》 近义词、定语;用于学习。 近义词,诲人不倦: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不亦说乎:温,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诲人不倦,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xué ér shí xí zhī 解释:数典忘祖 语法,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学而时习之 拼音,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也指回忆过去,温故而知新”,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温故知新 拼音,深入钻研,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提出“学而时习之,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学而时习之。 出处,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子曰,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春秋时期。 出处:“温故知新已难:wēn gù zhī xīn 解释:~:忆苦思甜 反义词;指学习方法 成语故事:作谓语:旧的,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示例:温习,孔子谦逊地说、工作或其他 成语故事: 语法:《论语·为政》,孔子谦逊地说、宾语:作谓语

关于学习的成语有哪些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5303534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死而后已: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兴高采烈: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千方百计: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焕然一新: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胸有成竹:成:完成,现成。 比喻非常有信心. 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有独特的风格.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乌合之众 :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鹏路翱翔---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 如虎添翼---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小心翼翼---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扶危翼倾---指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 无翼而飞---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发扬光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发人深省---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业精于勤---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克勤克俭---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不勤而获---指不劳而获。 勤学好问---比喻善于学习。 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寅吃卯粮:今年吃掉了明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收入。亦称“寅支卯粮” 半夜三更: 三更,即半夜,指午夜 钟鸣漏尽:晨钟已鸣,更漏将尽。比喻年老力衰,已到迟暮之年 丁是丁,卯是卯:丁、卯分别是天干、地支之一,不能相混,错乱了影响记时。形容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凤姐笑道:“我看你厉害,明儿有了事,我也是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红楼梦》 金榜题名:科举时代殿试取得名次,高中红榜 独占鳌头:科举时代称中状元,据说皇宫殿前石阶上刻有巨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后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殿前兽献升平策,独点鳌头第一名。——《元曲选·陈州粜米》 名落孙山:婉言应考落榜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宋·吴炯《五总志》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差别很大,极为不同 户枢不蠹: 门轴不受虫蛀。比喻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不息也 蓬荜生光:蓬荜: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陋屋。使贫贱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获赠书画、陈设或对客人来访时的一种谦语 贵脚踏于贱地,蓬荜生光。——《元曲选外编·剪发待宾》 亦作“蓬屋生辉”、“蓬筚生辉”、“蓬筚增辉”、“蓬闾生辉” 偷梁换柱: 意为玩弄手法、暗中改换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军事上是说与别的军队联合作战时,暗中抽换其主力,使作战失利,以乘机吞并之 峨冠博带:高冠阔带,古代形容士大夫的装束 袍笏登场:袍,古代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所执手板。袍笏登场,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员登台演戏,现在常用来比喻坏人上台,有贬义;或比喻新官上任,有讽刺意 袍笏登场也等闲。——清·赵翼《瓯北诗钞》 集腋成裘: 集积许多狐狸的腋毛而成为裘衣。比喻集众资以成一事 他这会就去同人家商量,想趁此机会,捐个知县班,果然一齐应允,也有二百的,也有一百的,也有五十的,居然集腋成裘,立刻到捐局里,填了部照出来。——《官场现形记》 钟鸣鼎食:古代富贵人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在一起饮酒的热闹情景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座上觥筹交错。——《三国演义》 举案齐眉:指后汉梁鸿之妻把食具抬举到眉眼那样的高度递给丈夫,极言夫妻相互敬爱之至 席不暇暖: 连坐位也来不及坐暖,形容事务繁忙 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恓惶,席不暇暖。——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 咫尺天涯:相距很近,却像远在天边,形容相见之难 安身乐业:指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有关学习的成语有哪些?

有成语专心致志、牛角挂书、囊萤映雪、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43063勤学好问、韦编三绝。1、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 zhì),意为用心专一,聚精会神,丝毫不马虎,把心思全放在一件事上。形容非常认真地去做某件事。 致:尽,极。志:意志。致志:一心一意。语出《孟子·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译文:下棋也是数(计算)的一种,而且是浅易(平常)的。如果不专心致志的来学的话,也是学不好的。2、牛角挂书(niú jiǎo guà shū),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出自《新唐书·李密传》:“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译文: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3、囊萤映雪,读音náng yíng yìng xuě,汉语成语,比喻人勤学好问。原出处: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 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出自刘克庄 《雷母宜人王氏墓志铭》 :“夫子得囊萤映雪,不以家衡虑;贤郎得担簦负笈,不以贫辍学。”译文:你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不让家庭担心;奔波都背着书箱,不因为贫穷停止学习。4、勤学好问(qín xué hǎo wèn)意思是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译文: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就写得来文章。5、韦编三绝,读音是wéi biān sān jué,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比喻读书勤奋。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译文: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