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字组成语有哪些
躲字组成语有哪些 :躲躲闪闪、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东躲西逃、东躲西跑、躲灾避难、偷闲躲静、东闪西躲、
躲的成语有哪些
明枪易躲,暗bai箭难du防 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zhi暗地dao里的攻击难以防备。 偷闲回躲静答 指偷懒。 东躲西藏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东躲西跑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东藏西躲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躲躲闪闪 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形容远远躲着的成语有哪些
避君三舍:一舍2113:三十里。5261指退让和回避。
出处《左传·僖公4102二十三年》:1653“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造句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
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造句
1.今天对方来势汹汹,且让我先退避三舍,思谋良策。
2.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退避三舍,养精蓄锐。
3.面对他们的无理取闹,我只能退避三舍。
4.他是大老粗,我退避三舍,不跟他争。
5.他那势不可挡,排山倒海的气势摆出来,让人退避三舍。
避之若浼: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玷污了自身。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造句小张这个人,我避之若浼,因为与他接近,有害无益。
敬而远之: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
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造句
1.王老师课讲得好,可他不太好接近,学生对他敬而远之。
2.她仗着自己的才貌,总是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让人敬而远之。
3.他是一个高傲自大、脾气古怪的人,很多人对他都敬而远之。
4.他是一个冷若冰霜的人,别人对他都敬而远之。
我总觉得他鬼鬼祟祟的,不怀什么好心眼,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形容人躲起来的成语
退避三舍2113 [tuì bì sān shè] 基本5261释义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4102里1653为一内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容避免冲突。 贬义出 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形容躲避的成语
避而不谈复:躲避开而不肯制说。指有意bai回避事实。避烦斗捷:指du避开烦难而比赛简捷。zhi避繁dao就简:避开繁杂的,从事简单的。避祸就福:避开凶险,趋向幸福。避祸求福: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避凉附炎:指疏远避开无权势者,亲热攀附有权势者。避难趋易:指避开困难的而拣容易的做。避其锐气: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避开敌人的旺盛气势,等敌人疲惫松懈时再狠狠打击。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避强打弱: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避强击惰: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避强击弱: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形容躲避 成语
成语 解释 东躲西藏 指到处躲避藏匿 避而不谈 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不避斧钺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26262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大杖则走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击难以防备。 一雷二闪 形容躲避迅速。 避之若浼 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不辟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临难不避 避:回避。到了危难之时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胆大。 躲躲闪闪 〖解释〗躲避闪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亦形容遮遮盖盖,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高飞远遁 〖解释〗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高飞远集 〖解释〗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 避风港 一种无装卸设备、在暴风雨时使船只得到掩护的港口。比喻一块可以躲避危险的地方 东闪西躲 闪:侧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处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