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的成语鸡 关于鸡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鸡的成语有哪些?

金鸡唱晓、2113闻鸡起舞、鸡呜5261即起、金鸡独立、鹤立4102鸡群、鸡犬桑麻形容1653安专静的乡村生话、鸡呜犬吠、属鸡犬相闻、鸡犬不惊、鸡犬不宁、鸡犬犬不留、鸡飞狗跳、指鸡骂狗、鸡鸣狗盗、偷鸡狗、小肚鸡肠、鼠肚鸡肠、鸡皮鹤发、鸡虫得失比喻微不足道的利益、得失、鸡毛蒜皮、鸡零狗碎、味同鸡肋、鸡飞蛋打、斗鸡走狗、杀鸡取卵、杀鸡吓猴、呆若木鸡、鸡胸龟背、鸡骨支床、陶犬瓦鸡,比喻无用之物、摆设而已、牝鸡司晨、宁为鸡首、不为牛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杀鸡焉用牛刀、手无缚鸡之力。一人得道,鸡犬什天。嫁鸡随鸡、一嫁狗随狗。偷鸡不成蚀把米。鸡蛋里头挑骨头……。

描写鸡的成语

描写鸡的成语:闻鸡起2113舞、牝5261鸡司晨、鹤立鸡群、鸡鸣狗4102盗、鸡犬不宁、呆若木鸡、杀鸡1653取卵、杀鸡儆猴、金鸡独立、鸡飞狗跳、鸡犬相闻、鸡零狗碎、鸡飞蛋打、小肚鸡肠、鸡犬升天、鸡毛蒜皮、杀鸡吓猴。1、闻鸡起舞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释义: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 于是起床习舞剑艺。2、鹤立鸡群解释: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释义:嵇康的儿子超群出众,气度不凡,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3、鸡犬不宁解释: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出自: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释义:那种喧闹着惊扰乡间的气势,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4、鸡犬相闻解释:指人烟稠密。出自:先秦·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释义:使人民对他们的吃食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的住宅感到安适,对他们的习俗感到满意,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5、鸡毛蒜皮解释: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出自:孙犁《石猴——平分杂记》:“他们是为了报答你的恩情,才送给你;你倒说是鸡毛蒜皮。”释义:他们是为了报答你的恩情才送给你,你却说是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

关于鸡的成语

独鹤2113鸡群打鸡骂狗戴鸡佩豚斗鸡养狗斗鸡走狗5261斗酒只鸡斗鸡走马4102斗鸡走犬呆若木鸡呆如木鸡呆似1653木鸡缚鸡之力凤毛鸡胆范张鸡黍狗盗鸡鸣狗盗鸡啼割鸡焉用牛刀鹤处鸡群鹤发鸡皮鹤骨鸡肤鹤困鸡群鹤立鸡群淮南鸡犬淮王鸡狗鹤行鸡群鸡不及凤鸡虫得失鸡虫得丧鸡飞蛋打鸡飞狗叫鸡飞狗跳鸡飞狗走鸡肤鹤发鸡骨支床金鸡独立金鸡消息家鸡野鹜家鸡野雉嫁鸡逐鸡鸡口牛后鸡零狗碎见卵求鸡鸡鸣而起鸡鸣狗盗鸡鸣狗吠鸡鸣馌耕鸡鸣候旦鸡鸣戒旦鸡鸣犬吠鸡鸣起舞鸡毛蒜皮鸡皮鹤发鸡犬不安鸡犬不惊鸡犬不留鸡犬不宁鸡犬不闻鸡栖凤巢鸡犬皆仙鸡犬桑麻鸡犬升天鸡犬无惊鸡犬相闻鸡声鹅斗鸡尸牛从鸡头鱼刺鸡豚之息井蛙醯鸡鸡鹜相争鸡鹜争食鸡胸龟背鸡争鹅斗木鸡养到牛刀割鸡牛鼎烹鸡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宁为鸡口,毋为牛后牝鸡晨鸣牝鸡牡鸣牝鸡司晨牝鸡司旦认鸡作凤汝南晨鸡鼠肚鸡肠鼠腹鸡肠杀鸡哧猴杀鸡骇猴杀鸡儆猴杀鸡抹脖杀鸡取蛋杀鸡取卵山鸡舞镜杀鸡为黍杀鸡吓猴偷鸡盗狗偷鸡摸狗土鸡瓦狗土鸡瓦犬陶犬瓦鸡闻鸡起舞瓮里醯鸡味如鸡肋小肚鸡肠雄鸡断尾雄鸡夜鸣鬻鸡为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只鸡斗酒宰鸡教猴指鸡骂狗捉鸡骂狗争鸡失羊只鸡絮酒只鸡樽酒炙鸡渍酒卓立鸡群

有关鸡的成语

1、闻鸡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 东晋时,祖逖和刘琨同为司州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66165主簿,常互相勉励振作。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语出《晋书·祖逖传》。后以“闻鸡起舞”比喻及时奋发。出 处:宋·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2、鸡鸣狗盗 [ jī míng gǒu dào ]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释放。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骗开城门,才得脱险逃回齐国(见于《史记·孟尝君列传》)。后来用“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出 处: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三十三·读孟尝君传》:“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3、鸡犬升天 [ jī quǎn shēng tiān ] 道家传说,汉朝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后,剩下的丹药散在庭院里,鸡和狗吃了也都升了天。语出晋葛洪《神仙传·刘安》。后来用“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同他有关系的人也跟着得势(含贬义)。出 处:晋·葛洪《神仙卷·卷四·刘安》记载;汉代淮南王刘安修炼成仙;剩下的药留在庭院里;鸡狗吃了;也都升天。4、鸡飞蛋打 [ jī fēi dàn dǎ ] 鸡飞走了,蛋也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毫无所得。出 处:周骥良《吉鸿昌》:“只要他一进关抄了咱们的后路;那就鸡飞蛋打;不可收拾了。”5、鸡毛蒜皮 [ jī máo suàn pí ] 比喻轻微琐碎无关紧要的小事。出 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6、金鸡独立 [ jīn jī dú lì ] 指用一条腿站立的姿势。出 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我是‘金鸡独立’,要一足微长。”7、鸡犬桑麻 [ jī quǎn sāng má ] 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出 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8、鸡犬不宁 [ jī quǎn bù níng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后以“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十分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出 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把一个地方搅得齑菜不生;鸡犬不宁。”9、争鸡失羊 [ zhēng jī shī yáng ] 比喻贪小失大。出 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失羊,亡其金囊。”10、缚鸡之力 [ fù jī zhī lì ] 捆鸡的力量。比喻体弱无力。出 处:明·天然痴叟《石头点·侯官县烈女歼仇》:“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

成语有鸡的成语有哪些

只鸡絮酒 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指鸡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53765骂狗 指着鸡骂狗。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只鸡斗酒 斗:酒器。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 争鸡失羊 比喻贪小失大。 卓立鸡群 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宰鸡教猴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炙鸡渍酒 《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于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干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外,以水渍绵,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只鸡樽酒 见“只鸡斗酒”。 捉鸡骂狗 犹指桑骂槐。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鬻鸡为凤 谓以次充好,混淆优劣。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雄鸡断尾 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 小肚鸡肠 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雄鸡夜鸣 古代认为雄鸡夜鸣为异常现象,预兆战事。 味如鸡肋 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闻鸡起舞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瓮里醯鸡 比喻见闻狭隘的人。 陶犬瓦鸡 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土鸡瓦犬 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偷鸡不着蚀把米 俗语。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偷狗戏鸡 比喻不务正业。 偷鸡摸狗 指偷窃的行为。也指不正经的勾当。

形容鸡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鸡的成语有copy

鸡飞狗跳 [ jī fēi gǒu tiào ]

把鸡吓2113得飞起来,把狗5261吓得到处乱跳4102。形容惊慌得乱成一1653团。

鸡飞蛋打 [ jī fēi dàn dǎ ]

鸡飞走了,蛋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鸡飞狗窜 [ jī fēi gǒu cuàn ]

比喻受到惊动而引起骚乱

鸡飞狗走 [ jī fēi gǒu zǒu ]

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鸡不及凤 [ jī bù jí fèng ]

鸡赶不上凤凰。比喻儿子不如父亲。

鸡虫得丧 [ jī chóng dé sàng ]

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同“鸡虫得失”。

鸡虫得失 [ jī chóng dé shī ]

像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比喻微小的得失,无关紧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