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头条 > 正文

起气的成语 带气的成语有哪些

带气的成语有哪些

一团2113和气、怒气冲冲、财大气粗、秋高气5261爽、气喘吁吁4102、气急败坏、气象万千、理直气1653壮、热气腾腾、垂头丧气、敛声屏气、神气十足、趾高气扬、珠光宝气、血气方刚、心浮气躁、歪风邪气、忍气吞声、乌烟瘴气、唉声叹气、低声下气、气势礴、意气用事、意气风发、沆瀣一气、一鼓作气、瓮声瓮气、朝气蓬勃、荡气回肠、小家子气等。一、怒气冲冲 [ nù qì chōng chōng ] 解释:盛怒的样子。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说道:‘好好,你们做了一路!’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二、财大气粗 [ cái dà qì cū ] 解释: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出自:近代 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五:“花婶子的这项收入十分可观。财大气粗,盖起这座青堂瓦舍的大宅院。”三、气喘吁吁 [ qì chuǎn xū xū ] 解释: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六回:“一眼看见喜媚乌云散乱,气喘吁吁。”四、气急败坏 [ qì jí bài huài ] 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五、理直气壮 [ lǐ zhí qì zhuàng ] 解释: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一:“便捉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形容非常生气的成语

令人发指、愤愤不平、大发雷霆、恼羞成怒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63634、气急败坏。1、令人发指解释: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极为愤怒。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使人极度愤怒。出自:庄子·战国《庄子·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译文:禀报的人入内通报,盗跖听说后大怒,眼睛像明星,头发上指着帽子。2、愤愤不平解释: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出自:刘向·西汉《汉书·刘据传》:太子进则不得见,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译文:太子进则不见,退则被困在混乱我,独自蒙冤而死告诉,忍不住忿恨的心,起而杀死充,恐惧逃跑。3、大发雷霆解释:霆:极响的雷,比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出自:陈寿·西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译文:现在不能容忍小忿而发雷霆的愤怒。4、恼羞成怒解释: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便也恼羞成怒。”译文:乌前额拉我见到田小辫子你说出这样的话来,就羞愧到了极点。5、气急败坏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译文:水军头领驾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河,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

气的成语有什么

气的成语:一鼓作气2113、歪风邪气、气急败坏5261、气喘吁吁、4102怒气冲冲。1、一鼓作气1653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示例: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趁热打铁、连成一气、一气呵成反义词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2、歪风邪气解释:歪、邪:不正当,不正派。指不良的作风和风气。出处:早应当整整社员里头的歪风邪气了。柳青《狠透铁》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邪门歪道、不正之风、歪门邪道反义词康庄大道3、气急败坏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感情用事、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大发雷霆反义词平心静气、和颜悦色、少安毋躁、心平气和4、气喘吁吁解释: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六回:“一眼看见喜媚乌云散乱,气喘吁吁。”示例:廖二嫂气喘吁吁,脸色铁青,奔到他面前来了。 沙汀《呼嚎》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用于人近义词气喘如牛、气急败坏反义词悠然自得、心平气和5、怒气冲冲解释:盛怒的样子。出自: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说道:‘好好,你们做了一路!’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示例:张学海不等汤阿英说完,就怒气冲冲地质问:‘陶阿毛有啥不同?他不也是工人吗?’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九近义词忧心忡忡、令人发指、愁眉锁眼、愁眉苦脸、怒气冲发、火冒三丈反义词喜气洋洋

气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垂头丧气2113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5261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理直气4102壮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1653怒气冲冲盛怒的样子。气吞山河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气贯长虹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气壮山河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热气腾腾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神气活现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盛气凌人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意气风发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形容生气的成语

形容生气的成语有很多,比如:怒火中烧、勃然大怒、横眉怒目、怒发冲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46430冠、气急败坏。一:怒火中烧[ nù huǒ zhōng shāo ] 1. 解释: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2. 出自:古龙《长干行》:"这时见四个师弟非欲置自己和师父于死地,不由怒火中烧。"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激愤二: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 1. 解释: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2.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周瑜听罢,勃然大怒。”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人突然生气变脸色三:横眉怒目[ héng méi nù mù ] 1. 解释: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2.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3.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谓语、状语;指怒目而视四: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 1. 解释: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2. 出自:《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译文:禀报的人入内通报,盗跖听说孔子求见勃然大怒,双目圆睁亮如明星,头发怒起直冲帽顶。)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极端愤怒五:气急败坏[ qì jí bài huài ] 1. 解释: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2.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陆续过渡,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3.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关于气的成语有哪些

一团和气、2113神气十足、怒气冲冲、垂头丧气、5261秋高气爽、气喘吁吁4102、财大气粗、气急败坏、气象万千、理直气壮1653、热气腾腾、敛声屏气、趾高气扬、气冲斗牛、灰心丧气、珠光宝气、血气方刚、盛气凌人、歪风邪气、心浮气躁、忍气吞声、乌烟瘴气、一气呵成、唉声叹气、低声下气、气势磅礴、意气用事、沆瀣一气、意气风发、瓮声瓮气一鼓作气、朝气蓬勃、荡气回肠、小家子气、扬眉吐气、杀气腾腾、气宇轩昂、英雄气短、串通一气、怪声怪气、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气吞山河、意气高昂、心平气和、有气无力、正气凛然、大气磅礴、雄纠纠,气昂昂、好声好气、死气沉沉、阴阳怪气、心高气傲、喜气洋洋、和气生财、心正气和、意气激昂、敛神屏气、穷年尽气、同气连枝、索莫乏气一鼻孔出气、意气扬扬、心和气平、气贯长虹、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异香异气、气象一新、老气横秋、神气自若、窝火憋气、气宇不凡、神清气全、神郁气悴、豪气干云、才大气高、气吞湖海、受夹板气、恢弘气势、志高气扬、使酒仗气、怨气满腹、浩气长存、丰城剑气、同声同气、神清气闲、声气相通、使心别气、气冠三军、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才气过人寒气逼人、气焰嚣张、移气养体、死生淘气、一身正气、和气致祥、意气相亲、元龙豪气、弄性尚气、气急败丧、天行时气、凝神屏气、避其锐气、元气淋漓、意气相许、负气仗义、浩气英风、死声活气、肃杀之气、神气荒怪、占风望气、吹气如兰、屏声息气、神短气浮、重气狥名、气盖山河、神融气泰、意气相得、死生啕气、神清气朗东来紫气、敛容息气、恶声恶气、回肠结气、意气相投、气消胆夺、伸眉吐气、声应气求、心醇气和、无名火气、春风和气、分形连气、五陵豪气、神清气正、气涌如山、才高气清、瑞气祥云、死声啕气、尸居余气、善气迎人、志气凌云、意气相倾、颐指气役、虚气平心、怒气冲霄、严气正性、怯声怯气、娇声娇气、气喘如牛、酒色财气颐神养气: 犹言颐神养性。饮气吞声: 指不喘气,不做声。形容忧惧惶恐。有气没力: 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同“有气无力”。有气无烟: 形容家中非常贫困,无米下锅。有声没气: 形容说话无精打采。同“有声无气”。有声无气: ①形容人气息奄奄。②形容说话无精打采。意气自如: 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怨气满腹: 胸中充满了怨恨的情绪。形容怨愤之气极大。妖里妖气: 形容女人装束奇特、举止轻狂而不正派心浮气躁: 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心高气傲: 心比天高,气性骄傲。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下气怡声: 下气:态度恭顺:怡声:声音和悦。形容声音柔和,态度恭顺。心粗气浮: 粗:粗疏,轻率;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虚骄恃气: 虚骄:虚浮而骄矜;恃气:凭着意气。虚浮骄矜,意气用事。小家子气: 小家子:旧指出身低微的人。形容人的言谈举止及做事不大方。下气怡色: 形容气色和悦,态度恭顺。同“下气怡声”。仙风道气: 犹仙风道骨。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祥云瑞气: 旧时认为天上彩色的云气为吉祥的征兆,故称祥云瑞气。亦作“祥云瑞彩”。心浮气粗: 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同“心粗气浮”。心浮气盛: 形容人性情浮躁,态度傲慢。心平气定: 心气平定,没有杂念。瓮声瓮气: 形容声音粗大低沉。窝火憋气: 把屈辱或恼怒强压在心底,不敢或不能发泄。五陵豪气: 指高门贵族的豪迈气概。无名火气: 说不出来由的火气。同气连枝: 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通同一气: 串通在一起。天行时气: 行:流行;时:季节,气候;气:疫气,疾病。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天朗气清: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