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与可的成语故事
胸有成竹。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与可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他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与可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与可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与可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与可说:“文与可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文同的成语有哪些
文子同升 [wén zǐ tóng shēng] 生词本基本释义指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出 处语出《论语·宪问》:“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同文共规 [tóng wén gòng guī] 生词本基本释义比喻国家统一。同“同文共轨”。近反义词近义词同文共轨
与文与可有关的成语
图文并茂、文质彬彬、咬文嚼字、身无分文、繁文缛节、温文尔雅、文房四宝、文过饰非、文恬武嬉、分文不取、大做文章、一纸空文、表面文章、斯斯文文、能文能武、以文会友、文武双全、通文调武、深文周纳、孤文只义、深文巧劾、蛇化为龙,不变其文、以郄视文、同文共规、文君新寡、文奸济恶、言之无文、文质斌斌、文案孔目
文与可相关成语
图文并茂、 文质彬彬、 咬文嚼字、 身无分文、 繁文缛节、 温文尔雅、 文房四宝、 文过饰非、 文恬武嬉、 分文不取、 大做文章、 一纸空文、
文与可相关的成语
胸有成竹[释义]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语出]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