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稍安勿躁 这个词么???
没有。应该为“少安毋躁” 发 音: shǎo ān wú zào 释 义: 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毋: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出 处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七年》:“吾子其少安。”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 近义词 :安之若素、安步当车 反义词 :气急败坏、心急如焚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常用于规劝别人冷静 示 例 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然而,~罢。(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
成语:是稍安毋躁,还是稍安毋燥,还是稍安勿躁,还是少安毋燥,还是少安毋躁,还是稍安勿燥,还是还是少安勿燥…
少安毋躁
“稍安勿躁,小心火烛”完整的词是什么?
并不是词,而是打更的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防贼防盗 闭门关窗 大鬼小鬼排排坐 平安无事喽鸣锣通知,关好门窗,小心火烛寒潮来临,关灯关门早睡早起,锻炼身体打更时间:1.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2.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3.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4.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5.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6.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7.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8. 未时: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9.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10.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11.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12.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稍安勿躁 少安毋躁 区别
都正确1、词语:稍安毋躁注音:shāo ān wú zào释义:暂且耐心等待一下,不要急躁。出处: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皓 〕(带着那种稍安毋躁的神色):不,不,你让她自己考虑。”近义词:少安毋躁2、词语:少安毋躁注音:shǎo ān wú zào释义:意思同样是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少的意思是:稍微,暂时;(注意少字读第三声)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七年》:“吾子其少安。”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听仆之所为,少安无躁。”近义词:稍安毋躁扩展资料成语:不相上下读音: [bù xiāng shàng xià]释义: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出处:唐·李肇《唐国史补》:“贞元中;杨氏、穆氏兄弟;人物气概;不相上下。”例句:这两个人的棋艺不相上下。成语:平分秋色读音: [píng fēn qiū sè]释义: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出处:《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例句:这场足球赛,两队势均力敌,平分秋色,最后以1:1握手言和。
稍安勿躁这词语对还是错??
错!!应该是少安毋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