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用错的成语100个
1、万人空巷
读音:wàn rén kōng xiàng
释义: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译文:家家户户都走出家门,看明朝的潮水。
误用:很多人都会把万人空巷这个词来形容没有人,比如:这条巷子真的是万人空巷,一个人都没有。这是一个望文生义的错误的用法。
2、登堂入室
拼音:dēng táng rù shì
释义:意思是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译文: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
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
3、七月流火
读音:qī yuè liú huǒ
释义:意思是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出处:周朝·佚名《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译文: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误用:常被理解为七月骄阳似火。
4、望其项背
拼音:wàng qí xiàng bèi
释义: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但通常以否定句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
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译文:表达论述的卓越雄伟,真的可以与诗书六艺相比,不是后代写文章的人能够赶得上的。
误用:常被误认为是“赶不上”。
5、首当其冲
读音:shǒu dāng qí chōng
释义:意思是处于首先受到攻击或压力的地位。
出处: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译文:我听说周朝在没落的朝代,百姓的尸体都僵硬在地上,地上的血流千里,我曾经不以为然,谁能想到如今身当其冲,反而最先受到攻击。
误用:常被误用替代“首先”。
容易用错的成语50个
1七月流火——乃《诗经·幽风》“七月”中的首句,七月流火,是指七月里火星沉向西,流火,火星向下沉落;流:下沉;火:星名,又名“大火”。夏历五月黄昏时,、火星出现在天空正南方,六月斜向西,七月便由西向下沉落。“七月流火”说的是时令节气,没有一点气温高低的意思。 2万人空巷——万人:形容人多;空巷:指离开家从街巷里走出来,并非说街巷空空,人都待在家里。有诗为证:“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说的就是人们都走出家门去城外看潮水。 3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4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5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6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7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8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9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10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11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12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起决定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3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4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5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 鲸腹中脱颖而出”。 16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贵脚踏于贱地,蓬荜生光。” 示例: 谢人过访日~。(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宫室》) 17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8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9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20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21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22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3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4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5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6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7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28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9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30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31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32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33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34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5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36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37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 与患难与共不同 38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39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40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41期期艾艾——这句成语是由“期期”和“艾艾”结合而来的。“期期”见于《史记·张丞相列传》:“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不奉诏。”“艾艾”见于《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根据以上记载,后人引伸出“期期艾艾”这句成语,形容口吃的人说话不流利。 42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43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 44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45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46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47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48处心积虑——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49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50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造句我就不知道哩!
你觉得最容易被用错的成语是哪个
最容易被用错的成语1、七月流火解释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七月流火”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误用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闹出望文生义的笑话。2、空穴来风解释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指传闻有一定根据。误用经常被误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情。3、糟糠之妻 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指共过患难的妻子。误用:常被误用为长得丑陋的妻子。4、久假不归 解释: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误用:很容易让人理解为长期请假不归。5、目无全牛解释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极度纯熟的境地。误用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6、首鼠两端解释意思是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误用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不一致。7、首当其冲解释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误用经常被误用为冲锋在前。8、走马观花 释义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误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9、差强人意解释意思是大体上使人满意。误用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10、一文不名 释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名:指钱币发出声响,一文不名就是口袋里没有一文银元可发出响声,意即清贫,身无分文。 误用:常错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一点价值都没有,后指人无用。 11、鬼斧神工解释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技巧高超,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壮观的自然景物。12、始作俑者解释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误用现在常被误用为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项任务的人。13、炙手可热解释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误用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14、一言九鼎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有份量,能起很大作用。误用经常被误用来表示守信用。15、登堂入室 解释: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误用:常被误用为“进入屋子”。16、不足为训解释意思是不值得作为典范或法则。误用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不值得教训某人。17、万人空巷 解释: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常被误用作街巷空空无人之意。18、身无长物 解释: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困。误用: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19、石破天惊解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误用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各种惊人消息。20、罪不容诛 解释: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容易用错的成语
可多了括号内为错字 和蔼(霭)可亲 唉(哀)声叹气 安(按)装机器 黯(暗)然销魂 佶屈聱(骛)牙 飞扬跋(拔)扈 纵横捭(俾)阖 甘拜(败)下风 略见一斑(般) 班(搬)门弄斧 斑(班)驳陆离 安邦(帮)定国 自暴(曝)自弃 英雄辈(倍)出 并行不悖(背) 民生凋敝(蔽) 遮天蔽(避)日 完璧(壁)归赵 金碧(璧)辉煌 锋芒毕(必)露 比比(彼)皆是 奴颜婢(卑)膝 蓬荜(壁)生辉 明辨(辩)是非 残编(篇)断简 针砭(贬)时弊 按部(步)就班 相辅相成(承) 一张一弛(驰) 惨(残)无人道 明察(查)秋毫 为虎作伥(帐) 扬长(常)而去 老生常(长)谈 天崩地坼(折) 诚(城)惶诚恐 称(趁)心如意 良辰(晨)美景 瞠(嗔)目结舌 故作矜持(恃) 人所不齿(耻) 嗤(斥)之以鼻 一筹(愁)莫展 觥筹(畴)交错 忧心忡忡(重) 充(冲)耳不闻 相形见绌(拙) 椎(捶)心泣血 川(穿)流不息 别出心裁(才) 因材(才)施教 义不容辞(词) 含糊其辞(词) 闪烁其辞(词) 隐约其辞(词) 出类拔萃(粹) 强词(辞)夺理 信口雌(词)黄 不知所措(错) 鞠躬尽瘁(粹) 披星戴(带)月 感恩戴(载)德 严惩不贷(待) 以逸待(代)劳 责无旁贷(代) 殚(惮)精竭虑 肆无忌惮(殚) 虎视眈眈(耽) 腾挪跌宕(荡) 投机倒(捣)把 循规蹈(韬)矩 中流砥(抵)柱 一语破的(地) 喋喋(谍)不休 叠(迭)床架屋 玷(沾)污清白 掉(调)以轻心 瘦骨伶仃(丁) 连篇累牍(椟) 咄咄(拙)逼人下面列举的成语,括号前的字是别字,括号内的字是正字。 A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 部,门类;班,次序。“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按,压住、搁下。 B 4.暴珍(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讲。 8.病入膏盲(肓) 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描述。“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 “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 胫,小腿。“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 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C 14.苍(沧)海桑田 沧海,蓝色的海洋。“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 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 制,取得。“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F 18.发奋(愤)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 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扬镳”义为“策马”。“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 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沓,多而重复。 G 22.甘之如怡(饴) 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 是,正确的。“其是”,自以为正确的。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 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 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 鲠,鱼刺。“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 迷惑、毒害人心。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 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 H 29.汗流夹(浃)背 浃,音jiā,义为“透彻”。“浃背”,湿透脊背。 30.好高鹜(骛)远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鹜,鸭子,无“追求”义。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31.和霭(蔼)可亲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蔼,和气、态度好。 32.怙恶不俊(悛)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著 皇皇,形容盛大。“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J 34.既往不究(咎)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责备”。“不咎” 即不责备。 35.及及(岌岌)可危 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 36.竭泽而鱼(渔) 渔,捕鱼。“竭泽而渔”直译为“排尽湖水捕鱼”, 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37.禁(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言。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这句成语用“寒蝉”作比喻,形容不敢作声。 38.金璧(碧)辉煌 “金”和“碧”,是国画的两种颜料:金黄色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金碧辉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 39.精兵减(简)政 “精简”不是“减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精简”的真谛在于精干。 K 40.苦心孤旨(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诣,到。 41.烩灸(脍炙)人口 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脍炙人口”,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 L 42.老奸巨滑(猾) 形容十分奸诈狡猾。猾,狡猾 43.厉(励)精图治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励,振奋。 44.礼上(尚)往来 尚,崇尚,讲究。“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45.廖廖(寥寥)无几 形容非常少。寥寥,稀少。 46.鳞次节(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栉,梳篦。 47.伶牙利(俐)齿 伶俐,聪明灵活。“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8.流言非(蜚)语 蜚,同“飞”。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49.留(流)芳百世 美名流传百世。流芳,流传美名。 M 50.毛骨耸(悚)然 悚,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51.美仑(轮)美奂 轮,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形容高大的样子。奂,众多。“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丽,其他用法要慎重。 52.迷(弥)天大谎 弥天,满天,形容“谎言已达到极致”。 53.糜糜(靡靡)之音 低级趣味的音乐。靡靡,颓废淫荡。 54.棉(绵)里藏针 形容柔中有刚,或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绵,丝绵。 55.明火执杖(仗) 仗,兵器。“明火执仗”,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6.名符(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57.名贯九洲(州)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所以“九州”是“天下”的同义词。大禹时代的“天下”,即华夏大地。 58.默(墨)守陈(成)规 墨守,墨翟之守,说的是墨子与公输般较量攻守的故事,本义为“固守”,后来演变成“守旧”。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墨守成规”,比喻因遁守旧不知变通。 O 59.沤(呕)心沥血 呕心,费尽心思;沥血,滴血。“呕心沥血”,竭尽心血。 P 60.旁证(征)博引 旁,广泛;征,搜集。“旁征博引”,形容做文章广泛搜集和引用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Q 61.青出于兰(蓝)而胜于兰(蓝) “兰”是“兰”的简化字,不是“蓝”的简化字,“蓝”简化作“蓝”。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汁可作蓝色染料。青,靛青,从蓼蓝叶汁中提炼出来的青色染料,颜色比蓝深,所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62.磬(罄)竹难书 罄,器皿中空,用尽;竹,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罄竹,把竹简用光了。“罄竹难书”,多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比喻罪恶事实多得写不完。 R 63.人才挤挤(济济) 济济,读作jǐjǐ,义为“众多的样子”。类似的成语还有“济济一堂”。 64.如愿以尝(偿) 偿,归还、抵补,引申为“满足”。“如愿以偿”表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65.弱不经(禁)风 禁,承受。 S 66.色彩斑烂(斓) 斑,斑点或斑纹;斓,多彩。“斑斓”,形容灿烂多彩。 67.山青(清)水秀 清,清明洁净。“山清秀水”,山水清净秀丽。 68.稍(少)安勿(毋)躁 少,音shǎo,暂时。毋,不要。“少安毋躁” 的意思是: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69.水乳交溶(融) 融,融合。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紧密。 70.所向披糜(靡) 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靡,顺风倒下。 W 71.危如垒(累)卵 累,堆积。“累卵”,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蛋,比喻局势极不稳定。 72.委屈(曲)求全 曲意迁就,以求事成。曲,委曲己意。 X 73.相形见拙(绌) 跟另一些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够、不足。 74.向偶(隅)而泣 独自在一旁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难过。隅,角落。 75.心无旁鹜(骛)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旁骛”,没有杂念,比喻专心致志。鹜,鸭子,无“追求”义。 76.心心相映(印) 印,印证。“心心相印”原为佛教术语,本义为“以心印证佛法”。演化为成语,形容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 77.辛辛(莘莘)学子 许多学生。莘莘,众多。 78.虚座(左)以待 空着左边的尊位恭候贵客,指特意留待他人。左,古礼主人居右,宾客居左,因以左为尊。 79.炫(烜)赫一时 名声、气势在一个时期内很盛。烜,盛大。 Y 80.淹(湮)没无闻 被埋没而无人知晓。湮,埋没。 81.淹淹(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奄奄,气息微弱。 82.掩(偃)旗息鼓 偃,本义为“人倒地若卧”,引申为“隐匿”。“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帜,停止敲鼓,形容隐蔽行动,也指停止战争或停止行动。 83.摇摇欲堕(坠)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掉下来或垮台。坠,掉下。 84.遗(贻)笑大方 遗、贻二字,都有“留下”的意思,但使用时有所分工:表示“死人留下”用“遗”,表示一般留下用“贻”。“大方”,专家、方家。“贻笑大方”,让行家里手见笑。类似的成语还有:“贻害无穷”、“贻害后学”。 85.以(倚)老卖老 倚,仗恃。“倚老”,倚仗年纪大。 86.饮鸠(鸩)止渴 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它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死命。 87.渊源(源远)流长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88.越桌(俎)代庖 厨子没做饭,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89.悠(优)哉游哉 优,本义为“吃饱了”,引申为“有余、悠闲”。“优哉游哉”,形容悠闲自在。 90.忧(优)柔寡断 优,由“悠闲”引申为“犹豫”。 Z 91.再接再励(厉) 厉,通“砺”,即磨刀石,作动词用,表示“磨砺”。 “再接再厉”源自唐代诗人孟郊描写斗鸡情景的诗句:斗鸡在再次厮斗之前[再接],先在地上磨喙[再厉]。“再接再厉”,比喻做事要不断努力。 92.责无旁代(贷) 贷,借贷,要求贷方守信,不可推卸还贷的责任。“旁贷”,推卸给别人。 93.仗义直(执)言 执言,说公道话。 94.真知卓(灼)见 灼,本义为“火烧”,引申为“明白、透彻”。“真知灼见”,建立在真知基础上的正确而深刻的见解。 95.针贬(砭)时弊 砭,古代治病的石针,“针砭”在这句成语里作动词,当“指出”讲。 96.震(振)聋发聩 “振”和“发”同义,都是“唤起”的意思;“聋” 和“聩”也同义,都是“听不见声音”。“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精神麻木的人。 97.众口烁(铄)金 众人异口同声的议论,足能熔化金属,形容社会舆论的力量很大。铄,熔化。 98.纵横俾(捭)阖 以辞令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和争取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捭阖,开合。捭,分开。 99.走头(投)无路 走投,投奔。“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 100.自出机抒(杼) 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富有新意。机杼:织布机,又用来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容易使用错误的成语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 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事物败坏到无可挽救。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错。(“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15.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孚,使信服。以上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风声鹤唳:惊慌疑惧,自相惊扰,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4.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意思是“我因为无能所以推辞重任”。常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25.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6.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像是鬼神之作。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7.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常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8.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2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3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能力、水平、成绩等参差不齐。 31.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2 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33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非常容易被曲解和用错的20个成语,你用对地方了吗
张冠李戴指鹿为马 1、颠倒黑白解释: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2、混淆是非解释: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3、颠倒是非解释: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