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的故事50字
司马昭封刘禅为安乐公之后,刘禅亲自到司马昭府下拜谢。司马昭设宴款待,以魏乐舞助兴,蜀官而后主有喜色,司马昭又让蜀人演奏蜀乐,蜀官尽皆落泪,而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马昭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亡国之痛在他心中荡然无存。
乐不思蜀成语典故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乐不思蜀的典故?
楼主您好!乐不思蜀最早出自于《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说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现多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望采纳···
乐不思蜀 成语故事大全视频 四字成语
三国时,蜀国的刘备在驾崩之後,把皇帝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刘禅,并请丞相诸葛亮来辅佐刘禅治理国家。刘禅有个小名叫做阿斗,阿斗当了皇帝后,每天只会吃喝玩乐,根本不管事,还好有诸葛亮帮他撑著,蜀国才能一直很强盛。可是,当诸葛亮去世之後,魏国马上派兵来攻打蜀国,蜀国不但打不过魏国,阿斗还自愿投降,带著一些旧大臣到魏国去当安乐公,继续过著吃喝玩乐的日子,完全忘记自己的国家已经灭亡了。有一天,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阿斗吃饭,故意叫人来表演蜀国的杂耍,想羞辱这些蜀国来的人。旧大臣们看到这些蜀国的杂耍,都非常难过,可是,阿斗却高兴地拍著手说:“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点也没有伤心的样子。後来,司马昭故意讽刺阿斗说:“怎麼样!在这里过得开心吗?想不想蜀国呀?”没想到,阿斗居然开心地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说:不会呀!在这里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点也不会想念蜀国呢!司马昭听了以後,在心里窃笑:“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呀!难怪会让自己的国家给亡掉!”後来,大家就用“乐不思蜀”来形容一个人过得很开心,不想回家了!
乐不思蜀的故事简介50字数限制
讲的是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节选如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译文如下: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于是说:“为何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扩展资料“乐不思蜀”的近义词:1、流连忘返。出自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流连:留恋不止,不愿离去。忘:忘记;返:回归。比喻喜欢、迷醉美好的事物、美丽的景色而不愿或忘记离开。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2、乐不可支。释义:是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支:支撑。东汉初,南阳有个叫张堪的人很受汉光武帝刘秀器重,担任郎中后多次提升。公元38年,张堪随骠骑将军杜茂大破匈奴军后被任命为渔阳郡太守。张堪担任太守八年,得到人民的拥护,渔阳人民编歌儿颂扬他以表爱戴。有一首歌唱道:“张君为政,乐不可支。”意思是张堪治理政务,人们很高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