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的成语是什么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胆颤心惊 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不安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兢兢业业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恐后争先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诚惶诚恐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怛然失色 怛:畏惧,恐惧。指因害怕而变脸色。 大惊失色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担惊受怕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胆裂魂飞 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胆战心寒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胆战心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骨寒毛竖 形容十分害怕。 骇人听闻 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汗流浃背 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寒毛卓竖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汗不敢出 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魂飞魄散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惶恐不安 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惊恐万状 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惊弓之鸟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惊愕失色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惊恐失色 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毛骨悚然 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恐慌万状 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泪如雨下 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泪如泉涌 眼泪象泉水一样直往外涌。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栗栗危惧 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目瞪口呆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捻神捻鬼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欺软怕硬 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 肉跳心惊 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色若死灰 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舌挢不下 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谈虎色变 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缩头缩脑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 提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吴牛喘月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肆无忌惮 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畏敌如虎 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 心惊胆战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望而生畏 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小鹿触心头 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 悬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心有余悸 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形容十分担心害怕”是什么词语
担惊受怕 近义胆战心惊、坐立不安反义稳如泰山、坦然自若释义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用例休听那算命的胡说,撇下一个家业,~,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一回)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的成语
惊慌失措
十分担心的成语
1. 2. 担惊忍怕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3. 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4. 担惊受恐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5.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6. 担惊受怕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7. 出处:《水浒传》第三五回:“你们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处,不担惊受怕,我却有一条妙计,只是难教你。”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8. 吊胆提心 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9.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10. 翻肠搅肚 形容内心极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 11. 出处:杨朔《雪花飘飘》:“不过也怪,自从部队逼近下花园,百岁忽然翻肠搅肚的想念起爹爹来了。” 12. 分心挂腹 形容十分挂念。 13. 出处:《宋书·王僧达传》:“山川险阻,吉凶路塞……分心挂腹,实亦私苦。” 14. 蜂迷蝶猜 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 15.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丞相教女》:“绛罗深护奇葩小,不许蜂迷蝶猜。” 16. 蜂识莺猜 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同“蜂迷蝶猜”。 17. 出处:元本·高明《琵琶记·牛相教女》:“绛罗深护奇葩小,不许蜂识莺猜。” 18. 挂肚牵肠 极言牵挂,挂念。 19. 出处:《白雪遗音·岭儿调·从别后》:“从别后……心儿里挂肚牵肠,废寝忘食。” 20. 挂肚牵心 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21. 寒泉之思 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2. 出处:《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23. 寒心消志 形容担心忧虑。同“寒心销志”。 24. 出处:《梁书·武帝纪下》:“联寒心消志,为日久矣,每当食投箸,方眠彻枕,独坐怀忧,愤慨申旦,非为一人,百姓故耳。” 25. 寒心销志 形容担心忧虑。同“寒心消志”。 26. 出处:汉·邹阳《上书吴王》:“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27. 何患无辞 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28. 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29. 后顾之忧 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30. 出处:《魏书·李冲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 31. 患得患失 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32. 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33. 兼葭秋水 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34. 焦心劳思 形容人非常操心、担忧。 35. 出处:宋·司马光《进五规状·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 36. 惊心吊胆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37. 刻骨铭心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38.
形容十分担心的成语
不足为虑 不值得忧虑担心。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卫臻传》:“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 担惊忍怕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担惊受恐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担惊受怕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水浒传》第三五回:“你们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处,不担惊受怕,我却有一条妙计,只是难教你。”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吊胆提心 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翻肠搅肚 形容内心极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 出处:杨朔《雪花飘飘》:“不过也怪,自从部队逼近下花园,百岁忽然翻肠搅肚的想念起爹爹来了。” 分心挂腹 形容十分挂念。 出处:《宋书·王僧达传》:“山川险阻,吉凶路塞……分心挂腹,实亦私苦。” 蜂迷蝶猜 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丞相教女》:“绛罗深护奇葩小,不许蜂迷蝶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