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成语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有关三国演义的成语

三国演义里的成语

1、三足鼎立成语拼音:sān zú dǐng lì成语解释: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2、七擒七纵成语拼音:qī qín qī zòng成语解释: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3、三顾茅庐成语拼音:sān gù máo lú成语解释:指诚心诚意地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成语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4、得陇望蜀成语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成语解释: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成语出处:《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5、舌战群儒成语拼音:shé zhàn qún rú成语解释: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里面的成语有哪些?

妄自菲薄

智取陈仓

七擒七纵

六出祁山

舌战群儒

单刀赴会

得陇望蜀

负重致远

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