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菩萨的成语 形容“菩萨”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菩萨”的成语有哪些?

大慈大悲[ dàbai cí dà bēi ]

慈:用爱护心du给予众生zhi以安dao乐;悲:用怜悯心解除众专生的痛苦;慈悲:佛家语,属救人苦难。形容人心肠慈善。

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与人为善[ yǔ rén wéi shàn ]

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 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大发慈悲[ dà fā cí bēi ]

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好生之德[ hào shēng zhī dé ]

好生:爱惜生灵。 指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

宽大为怀[ kuān dà wéi huái ]

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写观音菩萨的成语

慈眉善目 ( cí méi shàcopyn mù )解 释1.形容人的容貌非2113常善良。2.慈祥和善5261的样子。3. 对人和蔼可4102亲,没1653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出 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造 句 他慈眉善目的样子让人十分亲近。用 法 联合式;作定语、补语;形容人很面善近 义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反 义 凶神恶煞、青面獠牙

形容菩萨的成语

辩才无碍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53838口才好,能辩论。 出处:《华严经》“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若能辩才无障碍,则能开演无边法。” 辩才无阂 佛教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出处:《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南朝梁王筠《国师草堂寺智者约法师碑》:“显证一乘,宣扬三慧,辩才无阂,游戏神通。” 菩萨低眉 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出处:《太平广记·俊辩类二》引《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水月观音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见《法华经·普门品》。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天女散花 原为佛教故事:天女散花以试菩萨和声闻弟子的道行,花至菩萨身上即落去,至弟子身上便不落。后多形容抛洒东西或大雪纷飞的样子。 出处:《维摩经·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泥菩萨过江 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关于观音菩萨的成语

慈眉善目 ( cí méi shàn mùbai )解 释1.形容人的容du貌非zhi常善良。2.慈祥和善的样dao子。3. 对人和蔼可回亲,没有架子,答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出 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造 句 他慈眉善目的样子让人十分亲近。用 法 联合式;作定语、补语;形容人很面善近 义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反 义 凶神恶煞、青面獠牙

描写菩萨的词语有哪些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

形容观音菩萨的成语

慈眉善目形容人抄的容貌袭一副善良的样子。2113 成语出处老舍5261《老张的哲学》4102:“圆圆的脸,长满银1653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慈眉善目 ( cí méi shàn mù )解 释1.形容人的容貌非常善良。2.慈祥和善的样子。3. 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出 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造 句 他慈眉善目的样子让人十分亲近。用 法 联合式;作定语、补语;形容人很面善近 义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反 义 凶神恶煞、青面獠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