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描写人物神态神态的成语 描写人物外貌 神态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3623761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  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神采奕奕、欣喜若狂、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无动于衷、勃然大怒  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伶牙俐齿、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娓娓而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  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轻深、口是心非、手疾眼快、手疾眼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手无缚鸡之力  描写人物动作:  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目不转睛、呆若木鸡、眉开眼笑、愁眉苦脸、愁眉紧锁、目瞪口呆、垂头丧气、嬉皮笑脸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身正气、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仰不愧天、镇定自若、化险为夷

描写人物神态外貌的成语

垂头丧气、愁眉苦脸、眉开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3034眼笑、呆若木鸡、目不转睛。一、垂头丧气白话释义:形容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朝代:唐作者:韩愈出处:·《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 上手称谢。”翻译:主人在这里垂头丧气;拱手致谢二、愁眉苦脸白话释义:形容愁苦的神情。朝代:元作者:王实甫出处:·《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背地里愁眉泪脸。”翻译:对人前技巧对花说,背地里愁眉泪脸三、眉开眼笑白话释义: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朝代:元作者:王实甫出处:·《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彼见昨日惊魂魂魄,今日眉花眼笑。”翻译:他们看到昨天惊魂魂,今天花眼睛眉毛笑四、呆若木鸡白话释义:死板板的,好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朝代:春秋作者:庄子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翻译:多久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五、目不转睛白话释义:指眼珠子一动不动地注视。形容注意力集中。朝代:晋作者:杨泉出处:·《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翻译:子义点燃蜡烛正襟危坐通晓;目不转睛;在不移动的地方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有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737:

一、付之一笑 [ fù zhī yī xiào ]

1.解释: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2.出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乃知朝士妄想,自古已然,可付一笑。”

3.示例:康有为两人去后,袁世凯犹是~,觉他们举动都不必理他。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十二回

二、义形于色 [ yì xíng yú sè ]

1.解释: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

2.出自:《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3.示例:吴荪甫“~”地举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边上猛击一下。 ◎茅盾《子夜》五

三、勃然变色 [ bó rán biàn sè ]

1.解释: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2.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3.示例:重耳~,搁杯不饮。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

四、楚楚可怜 [ chǔ chǔ kě lián ]

1.解释: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2.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之用耳。”

3.示例:偶抱恙,抱闲泄子诊视,虽云鬓蓬松,而意态幽闲,大有~之致。 ◎清·许豫《白门新柳记·补礼·喜龄》

五、惊恐万状 [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

1.解释:惊恐: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2.出自:宋·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3.示例:大家定睛看时,原来是一群野雉,象是大敌袭来,~地向南飞去。 ◎曲波《林海雪原》三十四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昂首挺胸 朝气蓬勃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36138 踔厉风发 道貌岸然 抖擞精神 斗志昂扬 精采秀发精神抖擞 精神焕发 炯炯有神 龙马精神 龙骧虎步 龙骧虎视 落落大方容光焕发 若无其事 神采飞扬 神采奕奕 神态自若 生龙活虎 生气勃勃雄姿英发 仪表堂堂 龙行虎步 英姿飒爽 鹰扬虎视 雍容雅步 燕颔虎颈意气风发 抚掌大笑 捧腹大笑破涕为笑 哑然失笑 嫣然一笑 谈笑风声嘻皮笑脸 笑逐言开 胁肩谄笑 一颦一笑 顿口无言 沉默寡言 垂头丧气愁眉紧锁 愁眉苦脸 楚楚可怜 呆若木鸡 没精打采 少气无力 有气无力泥塑木雕 师老兵疲 心力交瘁 形容枯槁 无动于衷 缄口无言 勃然大怒横眉怒目 金刚怒目 病哭流涕 鬼哭狼嚎 鬼哭神号 嚎啕大哭 声泪俱下呼天抢地 泣下沾襟 啼饥号寒 涕零如雨 涕泗滂沱 矫揉造作 眉飞色舞眉来眼去 拿腔做势 忍俊不禁 睡眼惺忪 温情脉脉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喜出望外 喜笑颜开 喜形于色 仙风道骨 欣喜若狂 寻死觅活 泱泱大风悠然自得 仰首伸眉 义形于色 正襟危坐 雄赳赳,气昂昂 莞尔一笑成语: 嫣然一笑拼音: yān rán yī xiào解释: 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出处: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举例造句: 都只在嫣然一笑中,偷把幽情送。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拼音代码: yrrx近义词: 付之一笑、嫣然而笑、嫣然含笑反义词:郁郁寡欢、死气沉沉、唉声叹气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有哪些?

横眉怒目、鼓眼努睛2113、横眉怒视、5261怒目而视、发指4102眦裂。一、横眉怒目白话释1653义:怒视的样子回。多用来形容答强横或强硬的神情。朝代:清代作者:文康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翻译:早上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二、鼓眼努睛白话释义: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指使眼色。朝代:近代作者:周立波出处:《山乡巨变》上七:“他鼓眼努睛,对她这样说。”三、横眉怒视白话释义: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朝代:近代作者:师飙出处:《金戈铁马少年时》第五章;“一个个横眉怒视,杀气逼人。”翻译:一个个横眉怒看,杀气逼人。四、怒目而视白话释义: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朝代:明作者:施耐庵出处:《水浒传》:“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翻译:林冲、杨志发怒眼睛看。有打算要发作的脸色。五、发指眦裂白话释义:发指:头发直竖;眦裂:眼眶裂开。头发向上竖,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朝代:西汉作者:司马迁出处:《史记·项羽本记》:“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翻译:头发直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