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成语的优点 成语的特点有哪些?

成语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一、 成语故事可以提高语文学习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5343433的兴趣、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词汇。一个好的成语故事,语言规范,简洁明了,使他们在听故事中学到大量的新词和优美的语句,积累丰富的语言“养料”发展他们连贯性语言。实践出真知,那一次我让他们用讲过的“邯郸学步”“守株待免”这两个毫不相关的成语连在一起造句,没有想到他们真得把它们连上了,而且语言流畅,中心明确、自然生动!二、成语故事能有效得进行思想教育针对这一现象讲了“玩物丧志”这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出自《尚书·旅獒(áo)》:“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在《左传·闵公二年》里,也记载着卫懿(yì)公玩物丧志的故事。春秋时,卫国的卫懿公特别喜欢鹤,整天与鹤为伴,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荒废朝政。他让鹤乘坐漂亮的车子,比国家大臣坐的车子还要高级,引起大家不满。一次,北方狄族部落侵入国境,卫懿公命军队前去抵抗。将士们气愤地说:“既然鹤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现在就让它去打仗吧!”卫懿公没办法,只好亲自带兵出征。由于军心不齐,结果战败。人们就把卫懿公的行为称作“玩物丧志”。 “玩物丧志”形容醉心于玩赏某些东西或迷恋于一些无利有害的事情,就会丧失和消磨掉积极进取的决心和意志。听完这个故事,我看到有些同学面有愧色,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很少看到他们再 “玩物丧志”了三、从民间成语故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正是有创造思维的人才,也就是说,只有创造思维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里,挑起使祖国繁荣昌盛的重担,所以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在成语故事教学中,也注意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例如:一次,讲"守株待兔"的故事,他们听完后都说故事中的农夫是个傻瓜,又不动脑筋,又想抓到兔子。于是便问:“如果你是农夫,你会怎么办?"没想到他们想出许多的办法,有的说:"我会买几只兔子,让它们在树下玩,把树林里的兔子都引出来和它们一起玩,然后我便抓住它们。"还有的说:"我会象猎人一样,在树林里挖几个洞,等小兔掉到里面,我就把它们抓住"……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经悟出了故事的道理。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使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看来小成语,真的起了大作用!

成语的特点

成语不同于一般的词语临时性组合,它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7383361有几个与众不同的特点:  1.历代沿用:  成语极多是历代沿用下来、重要历史事件、古籍中的神话寓言、经典名言等。即使是民间俗语,也有不少是自古有之,它们被使用了上千年,故明显带有文言色彩。能流传至今者,均久经时间洗礼,故它们都是千锤百炼的精彩之作。  2.完整意义:  成语大多从历史故事。神话寓言或经典名言概括而来,故不能单凭成语字面意思来理解,否则容易发生误解。故使用时,必须了解该成语的来源。典故及其发展变化,才能真正理解真正含义。  3.结构凝固:  成语多数由四字构成(又称四字格成语),在长期使用时,已凝固成一个整体,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  成语中每个字一般不能随便更换。  例如:“掩耳盗铃”不能说成“掩耳偷铃”,“亡羊补牢”不能说成 “亡牛补牢”。  4.词语次序一般不能随意颠倒:  例如:“深谋远虑”不能说成“远虑深谋”,“标新立异”不能说成“立异标新”。  5.民族性内容:  成语跟汉族的历史背景(如朝秦暮楚、三国鼎立)。地理环境(如逐鹿中原、泾渭分明)。经济生活(如雨后春笋、茶余饭后)及文化风俗(如棋逢对手、龙飞凤舞)等,有着密切联系。  6.形式简洁:  成语的基本形式是四字格,但原文多是一段话语,这就需要改造原文,压缩成四字。这格式能符合汉人成双作对的心理,容易上口,内容又含蓄丰富。  例如:  北朝乐府《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压缩成“扑朔迷离”。  《诗经·国风》:“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压缩成“一日三秋”。  7.形义多变:  ⑴异形成语:  同一个成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却有两种以上的形式。这主要指成语中个别字的不同。  例如:  走马看花──走马观花  拔苗助长──揠苗助长  了如指掌──了若指掌  不可救药──无可救药  ⑵同义成语:  形式不同,意义却相近或相同。例如: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土崩瓦解  自高自大──妄自尊大──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⑶反义成语:  两个成语意义相反,有的各由一个反义词构成。  例如:  走马看花──下马看花  师出有名──师出无名  8.词序不同:  例如:  小题大做──大题小做  事半功倍──事倍功半  9.整体意义相反:  例如:  谦虚谨慎──骄傲自满  门可罗雀──门庭若市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独占鳌头──名落孙山

形容优点的成语

形容优点的成语有:

一、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1.解释:精:完美,好;益:更加。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6303831好了还求更好。

2.出自:《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3.示例: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二、助人为乐 [ zhù rén wéi lè ]

1.解释:帮助人就是快乐。

2.出自: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3.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三、舍己为人 [ shě jǐ wèi rén ]

1.解释: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2.出自:《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3.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四、铁面无私 [ tiě miàn wú sī ]

1.解释: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2.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3.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五、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1.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3.示例:我们在学习上,应有~的精神。

成语的特点?

成语具bai有以下的基本特征:结构固du定性成语zhi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dao式都是固定的内,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容语素。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胸无点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意义整体性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狐假虎威”,表面意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兔死狗烹”,表面意义是“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实际含义是“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废寝忘食”,表面意义是“不顾睡觉,忘记吃饭”,实际含义是“极为专心努力”等等。语法功能的多样性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汉语成语形式多样,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八字成语等等,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