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开头的成语
意开头的bai成语:
意味深长、意想du不到、意气风zhi发、意气用dao事、意兴阑回珊、意料之外、答意气高昂、意懒心灰、意气扬扬
意气相投、意在笔先、意兴盎然、意在言外、意马心猿、意兴索然、意气洋洋、意得志满、意懒心慵
意出望外、意气飞扬、意义深长、意惹情牵、意往神驰、意在笔前、意气自若、意满志得、意广才疏、意气相许、意气相亲、意略纵横
扩展资料
1、意味深长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解释: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出自: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示例: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
2、意气风发 [ yì qì fēng fā ]
解释: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示例:伟大的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建设自己的祖国。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意字开头的成语接龙,以意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意味深长、长bai话短说、说三道四、du四面八方、zhi方寸之地。一、意味深长dao白话释义:专指的是含蓄深远属,耐人寻味。出处:《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朝代:宋朝作者:程颢、程颐翻译:读得越久,越觉得内容含蓄深远,耐人寻味。二、长话短说白话释义:把要用很多话才能说完的事用简短的话说完。出处:·《歧路灯》第三十六回:“长话短说,你与谭学生是同盟兄弟,他赢了俺一百多银子。朝代:清作者:李绿园三、说三道四白话释义:随意评论,乱加议论。出处:《通俗编·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朝代:清作者:崔灏翻译:千万不要学别人不知早晚时间的坏习惯,走到尚未启蒙的乡村,去随意评论,乱加议论。四、四面八方白话释义: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人们从~来到北京。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出处:《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朝代:宋·作者:释道原翻译:忽然遇上周围各地各个方面的事,该怎么处理呢?五、方寸之地白话释义:指心。出处:《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朝代:战国·郑作者:·列御寇翻译:依我的看法,你十分心虚啊。
“意”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意马心猿。
拼音:yì mǎ xīn yuán。
近义词:心猿意马。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33934定语;含贬义。
解释: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宋·朱翌《睡轩》:“意马心猿不用忙,睡乡深处解行装。”
意气扬扬。
拼音:yì qì yáng yáng。
近义词:洋洋自得、意气洋洋。
反义词:灰心丧气。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扬扬:得意的样子。形容很得意的样子。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意在笔先。
拼音:yì zài bǐ xiān。
近义词:意在笔前。
用法:补充式;作主语、谓语;用于文章。
解释: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意在笔前,然后作序。”
意气相投。
拼音:yì qì xiāng tóu。
近义词:气味相投、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反义词:臭味相投、一丘之貉。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出处: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三折:“咱意气相投,你知我心忧。
意气风发。
拼音: yì qì fēng fā。
近义词: 神采飞扬、意气焕发、英姿飒爽。
反义词: 精神不振、心灰意冷、垂头丧气。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出处: 三国·魏·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以“意”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意味深长、意气风发、意义深长、意简言赅、意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