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兔子的成语(形容兔子的)
1,守株待兔
读音:shǒ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63631u zhū dài tù
释义:比喻原来的经验;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
出处:战国·韩非子《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出处释义: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2,兔死狗烹
读音:tù sǐ gǒu pēng
释义: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出处释义:“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3,兔死狐悲
读音:tù sǐ hú bēi
释义:兔子和狐狸结成联盟共同对抗猎人,兔子死了狐狸因为失去盟友而悲伤。
出处:元·臧懋循《元曲选·无名氏〈赚蒯通〉四》里说:“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
出处释义:今天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
4,兔走乌飞
读音:tù zǒu wū fēi
释义: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出处: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出处释义:太阳经常飞动;月亮经常移动。两颊的头发没有一直是黑的。
5,兔丝燕麦
读音:tù sī yàn mài
释义:意思是比喻有名无实。
出处:北齐·语见《北齐·魏收·魏书·列传第五十四·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出处释义:现在国子监虽然有学校的名字,而没有教授的实际,和兔丝燕麦有什么区别,南箕宿北斗啊。
一只兔子猜成语
谜底:狡兔三窟。抄 2113 狡兔三窟 jiǎo tù sā5261n kū 解释窟:洞穴4102。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1653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贬义。多用在为防后患;留有后路;以便面临危险时有脱身的机会或藏身之处。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窟;不能读作“qū”。 辨形狡;不能写作“蛟”。 近义词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反义词瓮中之鳖、坐以待毙 例句在旧社会;官僚政客们常常八面玲珑;为自己多留后路;正所谓~。
一只狐狸一只兔子打一成语三个坑洞玩命猜成语
一只抄狐狸一只兔子打一袭成语三个坑洞玩命猜成语—2113—狡兔三窟。5261
解析:三个洞口代表4102”三窟“。兔子在洞里1653,狐狸在洞外,代表兔子为了躲避狐狸的抓捕躲在了洞里,狐狸不能判断兔子到底躲在3个洞中的哪个洞。所以成语解为”狡兔三窟“。
狡兔三窟常用作贬义。多用在为防后患;留有后路;以便面临危险时有脱身的机会或藏身之处。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拓展资料:
狡兔三窟拼音:jiǎo tù sān kū
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出处:《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窟;不能读作“qū”。狡;不能写作“蛟”。例句:在旧社会;官僚政客们常常八面玲珑;为自己多留后路;正所谓~。
参考资料:狡兔三窟 百度百科
一只兔子的一半打一成语
半途而废来[bàn tú ér fèi]解自释:废:停止。2113指做事不能坚5261持到底,中途停顿,有4102始无终。1653出自:《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难已矣。”示例:如果就此请假回国,这里的事~,将来保举弄不到,白吃一趟辛苦。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补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以上结果由汉典提供百科释义 《半途而废》是王菲《唱游》专辑中的曲目。 查看更多>>同反义词 近义词:功亏一篑、有始无终、浅尝辄止反义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疯狂看图猜成语答案有一只兔子的三种想法的
狡兔三窟来发音jiǎo tù自 sān kū释义狡2113猾的兔子准备好5261几个藏身的窝。4102比喻隐蔽的1653地方或方法多。出处《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狡兔三窟的故事示例见柴曰:“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近义词移花接木 掩人耳目反义词瓮中之鳖 坐以待毙
一个农夫一棵树一只兔子是什么成语?
守株待兔2113
[拼音]
shǒu zhū dài tù
[释义]
株:露出5261地4102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1653过努力而得到成版功的侥权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
《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例句]
所有成功的人都是把握先机,所有失败的人都是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