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百科 > 正文

我与成语的故事 我和成语的故事

我和成语的故事

写一些在学习成语过程中的乐趣和收获,也可以写一些成语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帮助和影响还可以写一些自己亲生经历与成语有关的故事。。急!!!500字左右急帮帮忙啊! 提问者: 错过十字路

我和成语的故事 快 快

只能给你个提纲,讲讲你学习成语的过程,从不喜欢到喜欢,渐渐找到其中的乐趣,再找一到两个比较感兴趣的成语大概介绍一下其含义和给你的启示,就够了。

我的成语故事

分析:这和bai尚嘴里不停地念叨du“南无阿弥陀佛”zhi,猜测成语为念念dao有词。念念有词[解释版] 念念:连续不权断地念叨。 有词:有像口诀一样的词语。旧指僧、道、方士等做法时默念经咒。念:说,读。意思:现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我与成语作文700字

我与成语

以后只要是课文中出现成语,我就记下了,爸爸见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56561我对成语如此喜欢,就给我买了几本《成语故事》,鼓励我们积累成语。渐渐地,我养成了看书并积累成语的好习惯。现在我每天都要挤出些时间来看书,积累成语,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

读了成语故事,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一天,我看了《同舟共济》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吴国人和越国人经常打仗,积怨很深,当他们同坐在一条船上过河,遇到大风大浪时,船就要被掀翻的危险时刻,他们忘记一切怨恨,互相关怀救助。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在困难面前,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战胜困难。而《守株待兔》让我知道了,干任何事都必须要有实干精神,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买椟还珠”告诉人们,不能过分讲究和追求形式,不然就会喧宾夺主,埋没道理,适得其反。

成语还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呢!有一次,老师说:“今天来个成语接龙,谁脑子里成语最丰富,谁就能拿到冠军。我十分镇静。轮到我了,我沉着地走上台。老师说:“月下老人。”“人山人海、海底捞月、月晕而风、风云人物、物极必反、……”我接了好多成语。同学们惊呆了。“太好了!”老师面带满意的笑容说。这次比赛,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成语给我的生活增添色彩,我爱成语!

给我几个成语小故事。

一飞冲天释义∶一飞就冲入云霄,比喻一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6393138个平日没有甚麼特殊表现的人,突然做出 十分惊人的成绩。故事∶齐威王即位三年以来,只爱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不理国家大事。有一天, 淳于髡(音纯於坤)对齐威王说∶「有只大鸟飞进大王的宫廷已三年了,但它不飞翔, 也不呜叫,大王知道这是什麼鸟吗?」齐威王一听,便明白这只鸟是比喻自己, 於是回答说∶「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鸟呀,它不飞便罢了,一飞就冲入云霄。」 从此齐威王便专心治理国家。 (见《史记.滑稽列傅》)例句∶他平时沈默寡言,这次代表我班参加辩论比赛,竟然获得冠军, 真可说是「一飞冲天」了。近义∶一鸣惊人反义∶有翅难展下笔成文释义∶形容文章写得很快,一挥动笔,就能写成。故事∶三国时代,曹操的儿子曹植聪明好学,写起文章来又快又好。有一 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十分惊喜,故意问他∶「你请人代写的 吧?」曹植答∶「我一开口说话,就能说出一番道理;一挥动笔,就能 写成文章,我又何必请人代写呢?」於是曹植即时写了一篇著名的 《铜雀台赋》,而且写得很好。(见《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例句∶弟弟才读二年级,便已「下笔成文」,所以人人都视他为神童。近义∶一挥而就反义∶搜索枯肠井底之蛙释义: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浅陋。故事:战国时,庄子认为一个见识浅陋的人,就好像一只居住在井底的青 蛙,以为井已经很大,而不知大海比井更大。正如见识浅陋的人,以 为自己的知识已很丰富,却不知自己的知识其实十分浅薄。 (见《庄子.秋水篇》)例句:志文在数学考试成绩得甲等,便以为自己是天才。此人真是「井底之 蛙」。近义:坐井观天/一孔之见反义:见多识广打草惊蛇释义:比喻因为行事不周密,使对方有所警戒,而预先作出防范。故事:唐朝一名叫王鲁的县令,是个贪官。他串通手下,敲诈百姓。老百姓 忍无可忍,一起写状纸去控告王鲁的一个秘书。状纸被送到王鲁的手 裏,他一看,发觉状纸上所写的罪行,每一项都与他有关,他很害 怕,连忙拿起笔来,在状纸上写下:「你们虽然在打草,但我就好像 藏在草丛中的蛇一样,受到了惊吓。」(见《西阳杂俎》)例句:警方在拘捕这名贩毒头子之前,采取高度保密的方法,以免 「打草惊蛇」。反义:不动声色多多益善释义:愈多愈好的意思。益,更加。故事:楚汉相争时,有一次,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兵马?」韩信说他最多只能带领十万兵。刘邦又问他说:「那麼你自己能带多少人马呢?」韩信回答说:「对我来说,则是越多越好。」刘邦听了不服气地说:「既然你本领这麼大,为甚麼反而被我抓住了呢?」韩信说:「你虽不善於带兵,却善於带将,这就是我被你抓住的原因。」刘邦听了大为欢喜。(见《史记.淮阴侯列传》)例句:华南水灾的灾民数以有万计,各界捐款,自然是「多多益善」。反义:宁缺毋滥走马看花释义: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本是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现多用来 形容匆忙粗略的观看。走马,骑著马奔跑。故事:古代的读书人苦读诗书,大都是为了考取功名;能够高中的, 自然有吐气扬眉的喜悦。唐代诗人孟郊的《登科后》诗中有两 句,最能刻划出这种心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花。」到宋代诗人杨万里,则把这种得意的心境,融会在「走 马看花拂绿杨,曲江同赏牡丹香」的闲适生活。例句:参加旅行团游览名胜古迹,往往由於时间仓促,只能「走马看花」, 总是感到意犹未尽呢!近义: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目不识丁释义: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丁,指简单的字。故事:唐朝时,有两个军官,一个叫韦雍,一个叫张宗厚。他们恃势凌 人,横行霸道,一不高兴,就拿士兵和百姓出气。有一次,他们喝 醉了酒,便讥笑士兵是饭桶,光有大气力,却连一个「丁」字也不 识,只得让人指挥。士兵们听了都非常气愤,这时来了一笔赏赐士 兵的经费,韦雍和张宗厚却从中贪污,私自拿取了一部分。士兵知 道后,便一齐造反,把他们二人杀了。(见《唐书.张弘靖传》)例句:自从实施九年免费教育后,现在已少有年轻人「目不识丁」了。 近义:胸无点墨反义:学富五车对牛弹琴释义:比喻向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包含有看不起对方的意思,现在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故事:春秋战国时的著名音乐家公明仪对著一头正在吃草的牛,弹奏了一首十分难懂的歌曲。牛没有理会他,仍然顾著吃草。公明仪经过细心的观察后,发觉那只牛根本就听不懂这首乐曲,所以他又重新弹了一首像蚊子、牛蝇、小牛叫唤的乐曲,那牛便立即竖起耳朵来听。(见《弘明集》)例句:他是一个只懂营商的生意人,你竟和他大谈起文学理论来,无异是 「对牛弹琴」。近义:枉费唇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