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什么成语
含“俩2113”字的成语只5261有5个:4102
1、 老将出马,一个顶1653俩
拼音: lǎo jiāng chū mǎ,yī gè dǐng liǎ
解内释: 老年人经容验丰富,做起事来,一个能顶得上两个人。
2、鬼蜮伎俩
拼音: guǐ yù jì liǎng
解释: 鬼蜮:阴险害人之物;伎俩:花招,手段。比喻用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出处: 《诗经·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3、鬼蜮技俩
拼音: guǐ yù jì liǎng
解释: 比喻用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同“鬼蜮伎俩”。
出处: 鲁 迅《华盖集续编·并非闲话(三)》:“古人常说‘鬼蜮技俩’,其实世间何尝真有鬼蜮,那所指点的,不过是这类东西罢了。”
4、有三有俩
拼音: yǒu sān yǒu liǎng
解释: 指有富余钱财。
5、鬼魅伎俩
拼音: guǐ mèi jì liǎng
解释: 比喻用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同“鬼蜮伎俩”。
出处: 《歧路灯》第九五回:“这些衙役鬼魅伎俩,千人一状,原也不必挂齿。”
两个一的成语有哪些
一、一心一力[yī xīn yī lì]意思:同心协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43739力。出处:清·魏源《圣武记》卷九:“自阖营将弁,以及士卒,无不一心一力。”释义:全体将军以及士兵,没有人不齐心协力的。二、一分一厘[yī fēn yī lí]出处: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但是一切善良的愿望改变了他们的阶级本性的一分一厘一丝一毫没有呢?”意思:形容很少的数量。(分、厘:金钱单位,1元=10角,1角=10分,1分=10厘。) 三、一举一动[yī jǔ yī dòng]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可见古人一举一动,莫不令人归于正道,就是游戏之中,也都寓著劝世之意。”释义:可以看出古人的每一个运作,都是令人往正道上走的,哪怕就是游戏,也寓意着积极。意思:指人的每一个动作。四、一心一路[yī xīn yī lù]出处:明·冯梦龙《挂枝儿·多心》:“初相交,指望你一心一路;到如今,眼面上做工夫。”释义:刚结识的时候,指望你一心一意;到现在,只是表面上做功夫。意思: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五、一班一辈[yī bān yī bèi]出处: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回:“当日你这厮诽谤朝廷,潜地奔逃,我这一班一辈的人,为你不知受过多少限责,你却躲在卖酒的李秀家里快活。”释义:当天你这小子诽谤朝廷,外出潜逃,我们这些人为你受过多少责难,你却躲在卖酒的李秀家里快活。意思:指同等,不相上下。
俩字开头的成语
没有俩字开头的成语,在其它位置的成语有:
1、鬼魅伎俩guǐ mèi jì liǎng 比喻用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76639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同“鬼蜮伎俩”。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五回:“这些衙役鬼魅伎俩,千人一状,原也不必挂齿。”
翻译:这些衙役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都是一个样子,不值得一提。
2、鬼蜮技俩 guǐ yù jì liǎng 比喻用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并非闲话(三)》:“古人常说‘鬼蜮技俩’,其实世间何尝真有鬼蜮,那所指点的,不过是这类东西罢了。”
扩展资料
四字词语:
1、一个顶俩yī gè dǐng liǎ 一个人能顶得上两个人。
例句:无论吃多少肥肉,甜食,巧克力,来者不拒,饭量一个顶俩,也不锻炼,可是他们永远都不会胖!
2、仨瓜俩枣sā guā liǎ zǎo 指一星半点的小事物;琐碎的事物;不值一提、微不足道的事物;也可用来比喻少数的钱。
例句:他不由得心酸起来,好端端的一个艚子让日本人仨瓜俩枣的就骗过去了,这是一口多么大的窝囊气啊!
3、仨饱俩倒sā bǎo liǎ dǎo 仨,三个;俩,两个;仨饱俩倒,一天的三顿饭,中午和晚上的睡觉休息。指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
例句:小时侯我妈老是说我一天到晚,除了仨饱俩倒就知道玩,油瓶倒了不扶,就没干过正经事。
带有“俩”字的成语有哪些?
共有 鬼蜮技俩、有三有俩、鬼魅伎俩、仨饱俩倒、仨瓜俩枣等
1、鬼蜮技俩
(1)[ guǐ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33935 yù jì liǎng ]
(2)比喻用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同“鬼蜮伎俩”。
2、有三有俩
(1)[yǒu sān yǒu liǎng ]
(2)指有富余钱财。
3、鬼魅伎俩
(1)[ guǐ mèi jì liǎng ]
(2)比喻用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同“鬼蜮伎俩”。
4、鬼蜮伎俩
(1)[ guǐ yù jì liǎng ]
(2)鬼蜮:阴险害人之物;伎俩:花招,手段。比喻用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5、仨饱俩倒
(1)[ sā bǎo liǎ dǎo ]
(2)仨,三个;俩,两个;仨饱俩倒,一天的三顿饭,中午和晚上的睡觉休息。指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
6、仨瓜俩枣
(1)[ sā guā liǎ zǎo ]
(2)仨瓜俩枣指俩一星半点的小事物;琐碎的事物;不值一提、微不足道的事物;也可用来比喻少数的钱。
两一 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点击查看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62376635详解) 解释 耳热眼花 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眼饧耳热 〖解释〗两眼半睁半闭,朦胧而视,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眼花耳热 〖解释〗两眼昏眩,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热锅上蝼蚁 〖解释〗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同“热锅上蚂蚁”。 趋炎附热 〖解释〗趋:奔走;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不冷不热 〖解释〗指温度不高不低,冷热适中。亦比喻对人态度一般。 头痛脑热 见“头疼脑热”。 头痛额热 见“头疼脑热”。 汤烧火热 谓生病发高烧。 说亲道热 说亲切热情的话。用来形容只在口头上亲热。 热心快肠 形容热情直爽。 热心苦口 形容热心恳切地再三劝告。 热情洋溢 热烈的感情充分地流露出来。 热气腾腾 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热可炙手 火热可以灼手。比喻权势显赫。 热锅上蚂蚁 比喻处境艰困、惶急不安的人。 攀炎附热 犹言趋炎附势。 面红耳热 见“面红耳赤”。 满腔热忱 形容心里充满着热烈诚挚的感情 脸红耳热 见“脸红耳赤”。 冷言热语 犹冷言冷语。 火热水深 ①犹水深火热。比喻十分困苦的处境。②形容严酷;厉害。 附炎趋热 比喻趋附时贵权势。 腹热心煎 形容心中焦急。 腹热肠慌 元曲俗语。形容焦急、慌乱。 腹热肠荒 见“腹热肠慌”。 不着疼热 犹言无关痛痒。 热肠古道 热肠:热心肠;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指待人真诚、热情。 知疼着热 形容对人十分关心爱护(多指亲人)。 炙手可热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饮冰内热 形容十分惶恐焦灼。 头疼脑热 泛指一般的小病。 水深火热 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热泪盈眶 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热锅上的蚂蚁 形容心里烦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样子。 热熬翻饼 比喻事情极容易做到。 热血沸腾 比喻激情高涨。 热火朝天 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满腔热枕 心里充满热烈真挚的感情。 冷嘲热讽 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酒酣耳热 形容饮酒到高兴的时候。 焦心热中 费尽心思,万分忧虑。 寒耕热耘 泛指农作辛苦。 古道热肠 指待人真诚、热情。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形容刻苦自勉。 打铁趁热 比喻做事要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打得火热 形容十分亲密。 趁热打铁 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比喻要抓紧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去做。 不因人热 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冷嘲热骂 尖刻的嘲笑和谩骂 忽冷忽热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乘热打铁 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带有两个一的成语有哪些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心一意一兵一卒一生一世一德一心一颦一笑一吟一咏一喷一醒一唱一和一朝一夕一行一动